Thursday, 30 June 2016

第1天:主仆雅各

经文:雅各书一1

     这句问安语里,提到此信是由雅各写给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换言之,作者是雅各,收信人是犹太信徒。
     先谈作者。无论是历史传统的说法,抑或学者的推断,雅各最有可能的是耶稣的弟弟。

新约圣经最有名的雅各,首推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西庇太的儿子、约翰的哥哥。根据使徒行传十二2记述,他是在主后44年间殉道的,希律亚基帕一世用刀处死了他。要是他为本书作者,那本书的成书日期便得推前至非常早,教会刚开始的头十年左右。从本书的内容看,教会似乎不该是处在福音初传、根基尚未建立的稚嫩期。所以我们可以较稳妥地排除这个可能性。

另一个较有名的雅各是耶稣的同母弟弟。他们一家在耶稣刚出来传道时,曾加以各样拦阻,但耶稣复活后曾特别向他显现(林前十五7),他因此成了耶稣忠实的追随者,并为早期教会具影响力的人。从使徒行传我们知道,这位雅各是耶路撒冷教会的一位领袖,与彼得等使徒一起事奉,在信仰立场和实践的一些争论里,扮演了一锤定音的角色。历史传统的说法,雅各是耶路撒冷教会的监督。保罗在加拉太书一19,似乎将雅各位列在使徒之中,显示他有显要的地位。

保罗在加一20提到雅各非常看重关怀穷人的需要,将之标示为对外邦信徒的主要要求;这个关怀在本书也充分反映了。

耶稣的弟弟雅各同样是以殉道结束尘世生命的。犹太史家约瑟夫说他死于主后62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暴动之时。若他真的是雅各书的作者,那本书的成书日期便是在这个日期以前。

两个不同可能的雅各,却有相同的命运:为主殉道。基督信仰确实是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不过,即或作者颇有可能是耶稣的弟弟,但本书却只字未提这样的血缘关系,作者只是谦称自己是「作上帝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这个片语既可读为同时作上帝的仆人和主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更可读为作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而这位他所服侍的耶稣同为上帝与主。不管如何解释这句片语,雅各最少确定耶稣基督是「主」,犹太人将主和上帝并称时,前者所指的基本上便是上帝。换言之,雅各充分宣认耶稣的神圣和绝对地位。这是为什么他不敢跟肉身的兄长攀附关系,只是恭谨地承认自己不过是耶稣的仆人。

雅各即或是耶稣的弟弟,亦没有以王室家族成员自居,他自认的身分是耶稣的仆人。

当然,作耶稣基督的仆人,其实是已够尊贵的身分。我无法设想在人间还有哪个名衔,最值得我们置放在自己的名字之上。特别是在基督徒中间,「主仆」是我们个人的第一身分,也是我们各人拥有的共同身分。我是主仆,你也是主仆。

思想:

1.你是否确认作耶稣基督的仆人是你的其中一个身分,且是有效的身分,就是说,能形塑你今天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的?
2.进一步问:这个有效的身分,在你众多身分中,占了怎样的位置?


Wednesday, 29 June 2016

6月30日:「约拿书的功课」

经文:约拿书4:10-11


约拿书以先知逃避上主差遣为开始,但先知的逃避却是徒劳的,因为上主是无处不在,掌管宇宙万物的主。在鱼腹中的约拿终于明白这功课,当他凭信向上主献上感恩赞美的诗篇,上主就听他的祷告,大鱼也把他吐到干地上。这提醒我们无论沦落到怎样的光景,我们都要寻求上主的面,祂是无所不在,更是听祷告的主!

     
约拿从始至终都没有看见神的旨意的「好」,也许我们不明白,甚至未能认同,但一切祂所作的都是爱心的流露。所以我们的事奉也应该是爱心的流露,很可惜,约拿却是一个反面的教材,他有事奉,但却没爱心,虽然完成任务,但自己却没有事奉的喜乐。


在约拿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上主的性情与先知的不同,当中最大的分别就在发怒。约拿书四章多次提到约拿发怒,他因上主饶恕尼尼微人而怒火中烧(四1-2),因蓖麻树枯萎而大怒(四9),但相反的,约拿事奉的主却是那位「不轻易发怒」的神(四2),祂没有实时惩罚尼尼微的恶行和强暴(一2,三810),祂坚持要藉约拿给他们悔改的机会(一1-2、三1-24),约拿书让我们在人的软弱中,看见上主属性的完全。


    约拿书让我们看到主用的人不一定完全,但蒙上主的呼召和帮助,他至终也能完成他的任务,因为上主是信实的主,也是有恩典怜悯的神。事奉成败的重点不在乎我们是怎样的工人,乃在乎祂是怎样的神!


思想:

弟兄姊妹,上主是信实无变的主,你是否也是信实的呢?神就是爱,你的爱又有多少呢?今天你像约拿多一点,还是像主多一点呢?请为自己祷告!



Tuesday, 28 June 2016

6月29日:「我岂能不爱惜呢?」

经文:约拿书4:10-11

约拿的故事,就以上主的独白完结,也许我们会以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故事。虽然约拿最后是去了尼尼微城,但他似乎仍是那个没有爱心、心胸狭窄、不可爱的人,他的生命似乎没有太多的改变,是的,这是一个人失败的故事,但却是神得胜的故事!这也是爱与饶恕至终胜过怨恨的故事,上主在约拿心中动工,至终也作成了。以宣布审判尼尼微开始的约拿书,最后却以上主对外邦的「爱」为终结!

约拿书描写的不仅是一位心怀不平的先知,也代表以色列人,他们不愿意为神作见证,妒忌其他人分享他们蒙恩的地位,更不愿意他们所恨恶的敌人和他们一同作神的儿女。约拿书不单是对以色列的警告,也是对整个基督教会的警告,也是对你和我的警告!

本书最后一句是上主的心声:「我岂能不爱惜呢?」你听到没有?你的教会听到没有?

思想:

约拿不体会神爱人的心肠,所以他不是合神心意的工人。你体会上主爱世人的心肠吗?你愿否在你能力范围内参与传福音和宣教的事工吗?假若主有呼召和安排,你愿意为主远离家乡做宣教士吗?





Monday, 27 June 2016

6月28日:「你尚且爱惜」

经文:约拿书4:10-11

「爱」除了能体验之外,也是要学习的!上主就借着一棵「蓖麻」来让约拿学习「爱惜」这回事,好让他体验失去所爱的伤痛,目的就是要帮助约拿明白自己的感受!

    当约拿仍坚持自己有理时(原文「有理」是「好」的意思),上主指出蓖麻不是约拿栽种的,他也只与蓖麻相处一日,但尚如此「爱惜」,甚至因它求死,这样是合乎「理」,是「好」的吗?

上主接着指出这尼尼微城的人口众多,就是「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小孩子也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对创造主而言,祂怎能不爱惜呢!审判毁灭这些人和牲畜会为祂带来多大的痛苦呢?这样做真的合乎「理」,是「好」的吗?

上主利用约拿「爱惜」蓖麻来对照上帝「爱惜」尼尼微;对一些人来说,这不一定「有理」,但却是「好」的!难道你希望有理,却是恶的?

我们也必须知道世上有两种智慧,就是世界的智慧和上主的智慧:

歌林多前书1:21告诉我们:「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

歌林多前书2:14 继续说:「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纔能看透。」

思想:

你愿意追求哪一种智慧呢?「世界的智慧」或「神的智慧」呢?请为自己祷告,求主赐你智慧,能明白上主的事!

Sunday, 26 June 2016

6月27日:「都合乎理!」

经文:约拿书4:7-9

经过蓖麻树被虫子咬死,日头的暴晒和热风的吹袭,约拿终于再次开口了!但却是第二次求死,他觉得生不如死!

上主把握这机会再次引导他:「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么?」,这句可以译作「你为那植物光火好吗?」,但约拿回答:「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约拿的自我中心和坚持己见真的不容易改变。

上主用「蓖麻」迅速的生长和转眼间的枯死来提醒约拿。上主先让他体验上主安排「蓖麻」的恩慈,然后再让他体验失去「蓖麻」,就是没有恩慈的滋味。约拿的反应真的如此理直气壮吗?显然不是!

难道约拿忘记了他能够生存也是因为上主给他第二次机会吗?尼尼微城该死,但事实上,约拿的祖国以色列北国在耶罗波安统治下不也是该死吗?但上主却施恩不计较他们的恶,反而拯救他们(王下十四23-27)。假若上主按照约拿的标准来审判世人的话,所有人都该死!因没有人能达到完全无罪,连约拿也达不到!

圣经清楚告诉我们「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罗马书3:23-24

感谢主,上主不单讲公义,祂也有丰盛的慈爱和恩典!我们得救,被称为义,这都是上主白白的恩典,实无可夸的地方,更没有不饶恕别人的理由。

思想:

约拿明白「救恩出于耶和华」(二9),但他却不愿与尼尼微人分享上主的恩典。今天教会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只看重自己蒙恩得福,对其他人,特别是远离福音的人漠不关心。请为自己和教会祷告,让传福音和宣教的火能从我们和我们的教会燃起!



6月26日:「神却安排」

经文:约拿书4:7-8

上主安排给约拿的另外两件教材就是一条虫子和炎热的东风。

次日黎明, 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四7),我们每一个人在上主的计划中都有一个角色,不要小看自己,就连最小的一条虫都是上帝的使者,在祂教导先知的事上有不可取代的角色。

日头出来的时候, 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四8),东风是从沙漠吹来的热风,再加上没有蓖麻树的遮约拿完全暴露在烈日之下,可想他的感受是如何难受!

假若人从来没有拥有一件东西,不会因没有而难过,但假若曾经得着,但又失去,那痛苦是加倍的!这也是约拿的情况,所以难怪他又生气,再次求死。

从戏剧角度来看约拿书的话,我们会看到故事中所有的人和角色都顺服创造主独一的神,唯有希伯来先知约拿不顺从!就连罪恶之城尼尼微城的百姓和王都听上主的话!

上主安排我们都有要站的岗位、担当的职事和角色,你愿意顺服祂的安排吗?约拿拒绝,因为祂不能体会上主的心,但耶稣基督却能承担上主的使命,正如使徒保罗提醒我们:「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5-8)。

「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应该是每一个认真跟随主的人必须学会的!

思想:

你愿意效法基督,放下自己,顺服上主的使命吗?请你为自己祷告,就算有不喜欢的感觉时,仍然愿意顺服!感谢上主的同在,就算我们活在不顺服的光景中,祂仍与我们同在!


Friday, 24 June 2016

6月25日:「神安排…」

经文:约拿书4:6


  虽然约拿坚持反对上主的决定,甚至求死,但上主却没有放弃他,反而安排了三件实物教材来教导约拿。第一件教材是一棵蓖麻植物,蓖麻」一词在旧约中只见于约拿书4610节,没有人能肯定是什么。相信很可能就是一种攀爬类植物,它生长快速,枝叶茂盛,好作遮


    约拿很会讲道理,他不能明白上主的决定,是因为他不能体会上主的心。圣经特别指明这一棵蓖麻」是上主「安排」的和「使其发生高过约拿」。这植物生长迅速,为约拿带来遮荫的效果,「救他脱离苦楚」,所以约拿因这蓖麻大大喜乐」。


 上主的教导往往是从人能感受的地方开始,对一个从未被饶恕过的人讲饶恕是空谈,对一个从未被爱过的人讲爱心也是白费唇舌,他们需要先有经历,才能明白。这蓖麻树是上主恩典的预备的,不是约拿栽种的,约拿更没有能力叫它生长,是白白领受的恩典。


 约拿不喜悦神不降灾给尼尼微城的人,但就喜悦自己脱离烈日的苦楚!从来没有经历拥有的喜乐,又怎会明白失去的痛苦。上帝要他明白失去所爱之物的痛苦,首先要让乔纳体验那一棵蓖麻带给他的舒畅和喜乐。


思想:


这一棵蓖麻只生长一天,服侍一个先知,但它却完成上主给它的使命!今天上主给了你怎样的使命呢?祂为你安排原生家庭、成长的环境、教育的机会、工作的场所,你曾否想过上主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旨意呢?

Thursday, 23 June 2016

6月24日:「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经文:约拿书4:4-5

约拿不体会,也不认同上主对罪人的爱!他拒绝与上主说话,坚持要亲眼看见上主秉行公义,审判尼尼微城!他心中非常不服气,感觉被主亏待。约拿心中可能这样想:「这实在太不公平了!上主,你也太霸道了!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你有没有听过我的意见?难道我连发怒的权利也没有吗?」

圣经中也有一个人与约拿面对同一问题!他就是主耶稣讲的「浪子回头」比喻中的大儿子(路加福音十五11-32)。故事说到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分了家业,带着所有的远离家乡,任意放荡、浪费赀财,最后他耗尽所有,又遇上饥荒,终于觉悟,悔改,回家向父亲认罪道歉。结果父亲不单饶恕他,更恢复他儿子的地位。

大儿子从田间回来,听见欢喜作乐的声音,当晓得这是父亲为庆祝小儿子回家所作的,他就生气,不肯进去。最后父亲出来「对他说、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加福音15:31 -32

那父亲说「我们理当欢喜快乐。」和耶和华对约拿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有异曲同工之妙。表面讲的是道理,但骨子里说的是「爱心」,上主的爱是每个人都可体验和明白的,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的!

最后大儿子有没有进去呢?比喻没有说,同样的,约拿书也没有记载约拿最后的答复,好像是在等着我们响应。假若你是大儿子,你会不会进去与小儿子一起为上帝的恩典欢喜快乐呢?

思想:

你是一个偏向「讲理」或是「讲爱心」的人呢?假若你是偏向一面的话,请为自己祈祷,求主帮助你能看事物合乎中道,能够从上主的眼光看事物!请你为没有机会听过福音的人祈祷!也为要将福音传给他们的宣教士祈祷!


Wednesday, 22 June 2016

6月23日:「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

经文:约拿书4:4-5

面对暴怒的先知,神柔和的声音又临到他:「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这句原文只有三个字:「好吗/光火/你」。上主反问约拿是不是光火就「好」,也间接否定约拿求死来脱离「恶」的看法。祂是要使约拿反省他愤怒的意义!

但这次约拿拒绝回答,他已定意不接受上主的决定,坚持真理是在自己这边,「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4:5)「看看」是重复三章10节上主的「察看」,两者的目光都在尼尼微,但约拿拒绝接受上主察看的结果,他坚持自己比上主正确,坚持上主必须实现祂审判尼尼微的诺言。

「先知」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是宣讲「预言」的,就是让人知道将来要发生的事。但旧约圣经中,先知主要的职份并非发预言,而是作上主的发言人,他们宣告的内容包括解说历史、评论过去、讲道等,当然也有预言将来,但却并非唯一及主要的功能。

「先知」在旧约中又叫「先见」,希伯本文的意思是「见者」,就是「见到的人」,意思是指他比其他人先看见,就是我们常说有「先见之明」的人!所以「先见」的范围不单是将来,那就是预言了,也包括对历史的解读和对事物的解释。

对约拿来说,他对尼尼微城的「预告」是不准确了,但他却是一位称职的先知,甚至是非常出色的一位!因为他传上主的话,为尼尼微城的人解释他们的罪恶会带来上主的审判,结果听见的人都悔改,上主因此而不降下所说的灾,这本来就是上主要先知「预告」审判的原意!所以约拿生气、光火是没有道理的!

上帝不是喜悦审判、刑罚罪人,在祂眼中这也是恶,所以祂宽容罪人,不立刻审判,让人有悔改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神的审判要40日后才临到!

但一个老我还未死透的事奉者,每当事情的结果并非他所期望的,合他心意的话,就会生气、颓丧,甚至变得冷漠无情,盼望「坏事」会连连发生,这个人就是约拿

思想:


雅各书教导我们说:「…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各布书一19-20)。你愿意成为上主使用的人吗?约拿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快快的动怒,他是真性情的人,但这也不能是我们快快动怒的理由!你能控制你的怒气吗?

Tuesday, 21 June 2016

6月22日:「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经文:约拿书4:1-3

这段经文记载了约拿第二次的祷告,这篇祷告跟第一篇(二1-9)的感恩赞美诗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首先这篇没有第一篇的工整和华丽,更没有引经据典的论述,但这个祷告却是真情表白,将心底的感受向上主倾诉,甚至求死。他在怒中的祷告实在有对上主不敬的地方,但主的包容及忍耐却是出人意外的强。

祷告是与上主对话,一方面是将自己的思想、意念、感受告诉祂,另一方面便是寻求明白上主的旨意和引导,所以祷告是交流也是互动,最不理想就是只有一方在说话,这就是约拿第二次祷告的问题。约拿的祷告极其自我中心,他透过祷告来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辩解,拒绝上主一切的安排,甚至求死,意图终结与上主的往来。

祷告必须将焦点放在听祷告的上主,就好像我们与人谈话必须将焦点放在对方身上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增进了解。祷告也须着重上帝的信实过于人的信心。好像主耶稣教导门徒的祷告文说:「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祷告不单是要追求明白上主的旨意,更是要体贴上主的心意。约拿的祷告明显是「不体贴上帝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可八33)。

约拿在祷告中承认上主「是有恩典,有怜悯的 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但小小的约拿却要以自己的标准来限制上帝的慈爱,坚持上主必须降下所应许的灾!祷告的人首先必须明白自己的地位,上主是主!我们是祂顺命的子民。

当我们藉祷告亲近上主时,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沉沦和限制,转眼仰望提升人的上帝;拒绝自我中心的试探,追求更多认识上帝的主权和慈爱。

思想:

约拿宣告尼尼微城「必将毁灭」,但它最后却平安无事,约拿因此怒火中烧,你如何向他解释?假若是你,你又会不会有被骗,被利用的感觉呢?你又有没有想过上主的感觉呢?让我们祷告,让听祷告的主扩阔我们的胸怀和视野,明白上主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

Monday, 20 June 2016

6月21日:「神学知识重要吗?」

经文:约拿书4:1-3

约拿没有爱心、没有怜悯、没有关怀,但他的神学知识却是满分的!他在认知上非常了解上主,但在生命上却远离神。约拿对上主的性情可谓了如指掌,但他与上主的关系却是不合格的!「认识神」在圣经的意思永远是有关系性的,单有头脑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彼此有沟通往来,建立感情。

约拿的「神学知识」对他与上主的关系毫无帮助,这样的知识不单不能建立他的灵命,反而叫他钻牛角尖,自以为自己比上主更聪明,可以将上主的旨意随己意操弄,结果当然是失败了。

我们要明白「…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八1),知识必需加上爱主和爱人的心才能为我们带来祝福,只有「神学知识」的约拿最后沦落到向上主求死。他直言不讳地对上主说,他极其苦恼,厌倦人生,「死了比活着还好但上主并没有因约拿的忘恩负义而将他的生命夺去!

尼尼微城的恶是显而易见的,在伦理道德上都是不能接受的,这也是上主必需审判,秉行公义的原因,但祂对无情、整体的惩罚也视之为恶,所以当尼尼微人离开罪恶,上主就不再以恶报应他们。在约拿眼中,恶人不得恶报是不能接受的,上主出尔反尔也是不能接受的,这是恶,甚至是大恶!

上主回心转意,不降下灾祸审判,对尼尼微是天大的喜讯,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恩慈却是不合理,不公义的。福音书中葡萄园雇工的比喻,家主从早到晚雇人进园作工,但在付工钱时却一视同仁,晚来的工人自然是喜出望外,但一早来的就说:「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么。」(马太福音20:12)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

圣经弥迦书六8,先知告诉我们:「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思想:


「与祂同行」是上主对我们每一个祂的子民的要求,但要与主同行,首先必须「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在这三项中你最需要学习的是哪一项呢?你今天是否与主亲密同行?疏离的保持一定距离的同行?还是在逃避与祂亲近呢?

6月20日:「我知道你是…」

经文:约拿书4:1-3

约拿书开始的时候没有解释约拿为何要逃到他施躲避耶和华。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可以从他的二个祷告中明白过来。他是因为知道上主是:「有恩典,有怜悯的 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四2这段旧约对上主的性情的形容是源自西乃山,上主对摩西的宣告(出三十四6-7),所以逃往他施,因为他不愿意看见尼尼微城这些恶人得救!为什么呢?

首先可能是约拿的种族主义作怪,他不愿意亚述人因悔改而被免去惩罚,得以与以色列人共享上主的恩典。

其次,假若约拿就是列王纪下十四章25节中的那位先知,他大概听过阿摩司及何西阿宣告有关亚述入侵北国以色列的预言(参摩五27;何九3,十6,十一5),约拿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所以他不愿意尼尼微人有机会悔改,避过上主的审判。

最后,约拿可能担心自己宣告上主审判要临到尼尼微城,但结果因他们的悔改,上主没有降下所应许的灾,这样他就要背上假先知的恶名,因为凡是真先知的预言,必定成就(参申十八21-22)。

约拿不单向上主发怒,更求上主取去他的生命,因为他认为死了比活着还好。约拿从始至终都觉得自己逃往他施有理,今天恶人得救,那倒不如我这「义人」就死去,算了!

约拿42节说「我知道」,相比尼尼微王在三章9节说的「谁知道」,约拿就更显出自信。「…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42下)他逃走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出于知识,因为他不能认同上主的行动,约拿最反感的就是上主自己!

人自己悖逆神,却盼望快快得到赦免、蒙拯救,但看到「恶人」得赦免、蒙拯救,却忿忿不平!今天,我们是否有约拿一样的心态?约拿本可以享受那为神作工的喜乐,他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奇迹,并且在事件中担任了主要的角色,但他却因未能与神的旨意一致而享受不到那份喜乐!

423节中,约拿的「我」字出现了五次之多:「我…岂不是」、「我知道」、「我急速」、「取我的命」、「我死了」。约拿的「自我」很强,他只看见自己看见的,只听到自己的话,连上主的话也听不进去,所以约拿自以为是!约拿的主要问题就是「自我」太强,「老我」仍未所自己生命的宝座下来,所以上主不能在他生命中作主作王!

思想:

弟兄姊妹,基督今天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祂是你生命的主吗?是你的王吗?我们的「自我」越大,基督在我们的心中就越小,但我们若晓得舍己,将「老我」钉死在十字架上,基督就能在我们的心中照常显大。


6月19日:「…约拿大大不悦…」

经文:约拿书4:1

对尼尼微人来说,上主「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这是天大的喜讯,是值得所有人欢乐庆祝的!但却有一个人不快乐,41节:「这事约拿大大不悦…」,原文直译是「但这对约拿却是恶、大恶。」。在短短的310节和41节这两节经文中,「恶」这一词接二连三的出现,尼尼微人的「恶」和上主要降的「灾祸」(3:10),在原文都同属一个字,从尼尼微犯罪的恶,到上主因他们全城悔改而后悔不降所应许「恶」,但这结果对约拿来说竟是「大恶」(就是和合本「不悦」这词),「恶」显然这是本书的一个中心主题。

尼尼微人悔改了,神非常喜悦,因为祂不愿一人沉沦,但愿人人悔改。尼尼微人也因得救而欢喜,只有约拿气愤难平!也许我们觉得约拿的反应奇怪,但在耶稣的时代,法利赛人看见耶稣欢迎忏悔的罪人,不也是怒气填膺么?

和合本将上主和约拿激动的情绪都翻译成「发怒」,好像约拿只是在闹情绪、发脾气,但约拿在情绪的表现是有他的伦理思考的。「且甚发怒」,原文直译「火在他里面焚烧」。所以他向上主发出第二个祷告,但这次不是感恩赞美的祷告,而是与上主对质(四2-3)。

约拿向神解释他为什么原先不遵行神的使命,因为他知道神的心太仁慈了,不会按尼尼微人的报应施行刑罚!现在他自己好像成一个傻瓜!但话得说回来,倘若神不是那么仁慈,约拿还会在那里吗?可悲的是人不愿意让别人经历神赦罪的恩典,如同他自己所接受的一样。就好像马太福音十八30所说的那个蒙主饶恕,却不能饶恕人的仆人一样。

我们必需晓得我们得蒙饶恕的条件,就是我们先饶恕别人(太六14)。

思想:

弟兄姊妹,爱很难,因有一些人是不可爱的,但宽恕更难,因为只有上主才做得到!你愿意跟主的脚踪行,追求像主,效法基督的宽恕和舍己吗?请为自己祈祷!

6月18日:「祂就后悔…」

经文:约拿书3:10

耶和华上主察看尼尼微人,看见他们悔改,离开恶行,「神…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灾祸」原文是「那恶」,所以上主为「那恶」后悔,不将所应许的降与他们。在神的眼中,很多人以为大快人心的公义得彰、恶人恶有恶报的「报应」竟然也是恶!上主喜悦赦免,不爱审判,祂不愿一人沉沦,反愿人人得救,因为神就是爱。

旧约中有许多地方清楚表明,神关爱全世界的人。创世记十二2-3,上主拣选亚伯拉罕时已预告要藉他祝福万族。

创世记 12:2 -3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上主祝福和拣选亚伯拉罕的原因就是要藉他祝福万族!所以「神爱世人」这观念并非始于新约。在约拿书中,我们看到上主关心、爱惜尼尼微城这一个外邦人的城市(一1-2;三1-2;四11),神对万国万族的人民都有极大的关爱。但可惜不是所有上主的子民都明白上主的爱及愿意去祝福万族,约拿是一个勉强前往「异国工场」的宣教士。

上主的「烈怒」是伸张正义的审判,所以「神转意后悔」不是说上主以前的判断错了,要修改。尼尼微人犯罪是铁一般的事实,上主是不会以有罪为无罪的,但犯罪者承担的后果却是可以改变!「神转意后悔」,不将应许的灾(那恶)降下给尼尼微人,这是公义吗?

我们要问「惩戒」的至终目的是什么?是「刑罚」犯错的人?是要让犯罪者付出对等的代价来维持公义与公平?这些都是人通常的看法。但「惩戒」的目的也可以是「惩教」,就是通过处罚来帮忙或引领犯错的人更生及重投正常社会生活。所以「惩戒」的目的是建立、挽回而非毁灭和破坏。满有怜悯的神,总是给许多人悔改更生的机会,你又如何呢?

思想:

弟兄姊妹,你知道上主赐恩祝福我们的目的是要借着我们祝福其他仍未认识主的人吗?约拿是个不自愿的宣教士,假若上帝的呼召临到你,你又愿意吗?你看到教会及社会中有恶行没有?假若有的话,你会为他们举起祷告的手吗?请你为国家及社会的领导人祈祷!

Thursday, 16 June 2016

6月17日:「神察看…」

经文:约拿书3:10

有一件事是我们需要常常记着的,就是「上主在察看!」,祂不是无意识的看着,乃是小心详细的察看!祂察看什么呢?祂最想知道什么呢?「神察看他们的行为」!

我们要注意上主察看的不是他们的禁食、穿麻衣、高声呼喊等外在行动和礼仪,而是「…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没有!人看重外表,重视外在的表现和礼仪,但上主最注重的就是真正的改变:「他们离开恶道」。

我们也不要误会,以为禁食、举哀等外在礼仪完全没有价值,这些都有其属灵价值及功能、但却不能代替里外一致的真悔改。内心的忏悔,要配合行为的改变及离恶归善的行动才是真改变。这是上主所关注和期望的,当祂看到尼尼微人有这样的真悔改后,祂「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神察看」这一真理不单提醒我们要留意自己一切的言行,也带给我们安慰和帮助,就是我们行在死荫幽谷之中,我们也可确定上主在看顾着我们,正如诗篇, 121:1 -4 说:「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他必不叫你的脚摇动.保护你的必不打盹。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

保护我们的是「也不打盹,也不睡觉」的上主,我们可以勇敢面对每日的挑战。

思想:


弟兄姊妹,你知道上主在察看吗?祂在看顾着你,你出你入,祂都在看守着!祂也在察看我们的生活和行为,甚至在暗中所作的事,祂都看着!你有没有需要留意、改变的地方呢?你有为教会的领袖、社会的领袖及在上掌权的人代祷吗?

Wednesday, 15 June 2016

6月16日: 「或者 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

经文:约拿书3:4-9

约拿去了尼尼微大城,传讲了神交托他的信息。往往我们过于注意约拿与那吞了他的大鱼的神奇遭遇,而忽略了本书的重要意义。约拿得以存活确实是一个奇迹,但本书的真正的奇迹乃是尼尼微人,从王到普通人的改变和响应。约拿宣讲,他们就悔改了!结果神的审判得以逆转。

约拿对此感到惊奇吗?他看来并不真的吃惊(四1-2),他完全理解上主的作为,但一直困扰他的问题在于他不认同神的行事计划!我们可以想象先知噘着嘴坐在阳光下的样子。但最令人惊讶的却是,上主竟然对他如此恩慈。

约拿的傲慢和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跟尼尼微人自卑,懊悔的表现实在有天渊之别!在尼尼微人城中,我们看见从人民自发的「呼喊禁食」(三5)传到王宫,然后引起王的连串行动,王的悔改影响整个王城和国家。同样的,信徒的复兴会影响领袖,领袖的复兴会影响整个教会、国家!

尼尼微人的悔改不只是心动、口说,更是有与悔改的心相称的行动。他们披麻、禁食祷告、离开恶道、丢弃强暴、将心归主,这些都是悔改归正的标记!

第三章八节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 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三8)。「人要切切求告」,原文没有「人要」,字面来看「切切求告 神」的也包括牲畜,当然这是象征性及夸张的文学手法,目的是说明尼尼微全城的人是彻底的悔改归向神。

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离开」原文是「回转」,「强暴」泛指社会上「为富不仁、巧取豪夺」的行径。除外表的悔改礼仪和刻苦己身的禁食外,他们更丢弃恶行和发出诚意的祈祷,这是表里合一的悔改,这是上主喜悦的!

假如尼尼微城的倾覆是无可避免的话,即使他们悔改,也是无济于事。但他们知道只要上主看见他们的悔改是真诚的,也许可以得到祂的怜悯和宽恕,这不也是上主要在审判前告诉他们的原因吗?

或者 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3:9)「也未可知」原文是「谁知道」,人的悔改带来上主的饶恕,但却未保证会免去罪恶的苦果。尼尼微王的「谁知道」与第一章船主的「或者」(一6)都表达对耶和华强烈的盼望。

思想:

弟兄姊妹,你知道什么是上主喜悦的悔改吗?假若在你生命中有得罪上主或得罪人的,你愿意学习尼尼微人悔改的榜样吗?



Tuesday, 14 June 2016

6月15日: 「尼尼微人信服 神…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经文:约拿书3:4-9

约拿听从耶和华的差遣前往尼尼微城宣告神的审判快要来到。第34节: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和合本的「约拿进城」原文是「约拿开始进城」。「宣告」,原文是「呼喊」。「走了一日」,就是约拿开始工作,还未曾完成一半的时候。

「再等四十日」,就是在宣告审判到执行刑罚之间,还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审判临到,这个恶贯满盈的城市要灭亡了。

「四十日」其实代表一段颇长的时间,但尼尼微人的悔改却是极其快速!25节:「尼尼微人信服 神」,「信服 神」是旧约主要用来形容选民对上主的关系,但这里分却用在「尼尼微人」身上!

他们对约拿的信息有惊人的反应,他们不单领受神的信息,更以具体行动来表示忏悔,希望得到神的饶恕!他们「…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三5

「宣告」原文是「呼喊」,尼尼微人回应约拿的「呼喊」(三4),便「呼喊禁食」。「禁食」是面对上主审判时,以色列公开表达回转的举动,当中也包括哀哭和悔改。「从最大的到至小的」,就是指全城的人。「都穿麻衣」,「麻衣」是很粗糙的衣服,也代表羞辱、悲哀和忏悔的记号。

约拿只开始了一天的宣告工作,这要走三天的路才走完的大城中,究竟尼尼微全城的人是怎样知道上主的审判来到及悔改的呢?经文没有直接回答我们,也许是尼尼微人自己奔走相告,结果是全城悔改。

正如使徒保罗在罗马书 116节中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 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神的话是大有能力的,我们岂能不传呢?

思想:

在你的心中有没有一些人是你认为不可能悔改、信主的呢?他们可能就是我们眼中的「尼尼微」人?圣经说:「…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罗一16),你相信吗?你有没有忽略了福音改变的大能呢?每天就是传福音最好的时机!

Monday, 13 June 2016

6月14日:「第二次机会」

经文:约拿书3:1-3

约拿书31节不单是约拿书第二部份的开始,它也是约拿事奉的新开始。31节的内容跟11节几乎是完全一样:「耶和华的话」、「临到」、「约拿」、「说」。但当中加入「二次」(再次)告诉我们这跟上一次不是完全一样的。

约拿来说,神救了他的性命,本来是应该已经足够了,但神仍将这重要的任务再次交给他,这是否明智呢?世人常说:「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但上主不单给约拿第二次机会,祂甚至没有将次要的工作给他,或是定下试用期。上主是把原来的任务照样的交给他!

我们的主是爱罪人及软弱人的主,祂乐意赦免、不念旧恶、喜欢给人第二次机会。祂不是以暴力及惩罚来改变一个人,乃是以永不止息的爱去感化人。同样的,假如我们要令一个福音对象信主,我们首先要爱他!但爱人首先要经历十字架的爱,否则我们的爱是没有根基的。

爱一个不信的人并不难,但要去爱一个曾经跌倒的弟兄或是姊妹就难得多了,因为当中也要求饶恕!主耶稣在马太福音614-15节教导我们:「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这次上主给约拿第二次机会往尼尼微城「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这跟第一次的差遣是完全一样的。但这次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3:3),这次约拿是立刻遵从命令,他在行动和言语上都完全遵照上主的吩咐!

约拿起来了!成为上主顺服的工人,踏上宣教之路,你是否也会踏上呢?还是你仍然沈睡呢?

思想:

饶恕和爱就是今天世界最需要的!你在哪一方面最有欠缺呢?在主里面有无量的饶恕和无限的爱,你愿意常与祂结连,活在祂里面,从祂支取力量吗?

Sunday, 12 June 2016

6月13日:「耶和华吩咐…」

经文:约拿书2:10

     约拿书210节就是上主对真诚悔改的回应:「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耶和华吩咐鱼」,原文直译是「上主向鱼说话」;正如大鱼先前按照上主的「安排」(一17)吞下约拿,现在大鱼亦实时遵从上主的「说话」吐出约拿。上主的回应是及时的,祂的话语是有权柄的!

约拿吐在旱地上」,约拿蒙主拯救,吞下了他的大鱼把他再吐出来,这是一次名符其实的死里逃生的神迹。讽刺的是,本来代表死亡的大鱼,反成了送约拿返回旱地的工具;连大鱼都听命于上主的吩咐,可见人的生死最终由上主掌管的!

主耶稣在新约马太福音十二章38-42节及路加福音十一章29-31节中用了约拿在鱼腹中生活三天三夜,然后再被吐出,在灵里变成新的人这故事来说明祂要在坟墓中经历三天三夜的死,以后复活。

今天信徒需经历在基督里的死与复活!就是同死、同埋葬、同复活、同作王!经过这「四同」生命的人就是在主里死而复生的信徒了!正如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220节中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 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现在站在旱地上的约拿已经不是「老我」约拿,他已成为「基督活在我里面」的主的忠仆。约拿能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上主的「管教」,所以我们绝不要轻看主的管教,祂所爱的祂必管教!

思想:


你今天怎样看上主的管教呢?是负面还是正面的呢?当主管教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配合,有错就认,有过必改!但千万不能自暴自弃,反要积极调整人生方向,回到上主面前。管教往往也伴随一些苦难,因苦难我们才能学会顺服;在苦难中也不要忧伤过度,因为管教同时告诉我们,主仍深爱我们,没有放弃我们!我们也要运用信心仰望上主,靠着祂的帮助,必能走出困境,成为一位主更合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