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帖撒罗尼迦前书二14-20
保罗在这章首先提到他在帖撒罗尼迦作传道人时,道需纯真(Content,二1-3)、人要清高(Character,二4-12),跟着传才有果效( Competence,二13-19)。昨天我们看到第一个果效就是会众愿领受神的道(二13),第二个果效是会众肯为主受苦(二14-16)。保罗首先在第14节指出帖撒罗尼迦教会在为主受苦的事上效法了犹太的众教会。接着,他在第15及16节提出犹太人杀害耶稣和逼迫主仆的罪恶。在一章7节,我们可以知道帖撒罗尼迦教会作了很多地方信徒的榜样,但保罗在此指出,基督的教会是需要互相学习,彼此勉励,他们也要效法别的教会。
保罗提出,帖撒罗尼迦教会所受的苦难,与其他教会所受的都是一样,并不是他们独有的;由于别的教会也曾经历过同类事情,会明白及同情他们的处境。信徒为基督受苦时不用感到孤单,反而肯定这是与其他信徒因领受主的道(不是人的道),而跟随了耶稣、保罗、其他先知和使徒苦难的脚踪。
第三个果效是与受众建立美好的关系(二17-19)。保罗在这里可能是为自己辩白,因当时似乎有人毁谤他丢下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所以保罗强调虽与信徒在身体上离别,但心却时常挂念他们;不只因为环境暂不容许,以致心愿不能实现,而且撒但有一两次拦阻保罗返回帖撒罗尼迦,保罗可能担心返回帖撒罗尼迦会影响收留他的耶孙等人,故避免他们再次受累。此外,保罗虽然为上帝已将生命置之度外,但另一方面却满有智慧的没有把自己的生命随便置于危险之中。
思想行动:
今天我们与人分享的信息是否基于圣经纯正的教训,别人是否亦不会因我们的品格而抗拒我们所传讲的真道,以至我们所传的没有长远果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