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9 January 2016

第三十日:主站在我旁边

经文[提后416-18]


保罗述说在最孤立无援的时候上帝给他的帮助:


16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
17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
18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他的天国。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答:释经与反思:


1.主耶稣的同在(17节),成为了保罗在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唯一、却是足够的得力来源。保罗一生坚守神同在的真理,不论环境和遭遇,他都清楚意识自己乃活在神的面前,这警醒的心也清楚影响着他事奉的态度和动力(2:1541;提前5:21; 6:13) 。另一方面,圣灵内住信徒之后便不会离开,上帝会一生同在,加力量给我们过圣洁生活和完成召命(1:12)。

2.一如既往。保罗利用每一个上诉辩护的机会去见证主(徒24-26章),完成主的托付,使「外邦人和君王」有机会听见福音(徙95)。对他来说,一切成败得失,生死祸福,悲欢离合都成为次要考虑,把握机会尽力见证才是他的终极关怀(20:24)。保罗在此向提摩太示范了如何在「不得时」仍可以继续传(4:2)

3.保罗在这次审讯过程中经历了主拯救他脱离了很多的伤害祸患(备注:保罗乃罗马公民,应该不会被安排到斗兽场,V.17「狮子」应该指各种伤害或伤害他的人,参诗22:21)。他知道自己殉道在即,主将保守他安然进入祂永恒的国度,享受永生,而这是最终极的「拯救」(18节)。

4.保罗在他的书信写作过程中常常有感而发,向上帝发出赞美的诗歌(罗1:25;95; 11:36; 1625-27;15;3 20-21;4:20;提前1:17; 615-16),如今受刑在即,他仍为他所得的救恩,并充满恩典的一生禁不住要感谢和赞美主:「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赞美主是他一生的主调旋律和前进的动力(提前
1:12-17)


B.应用默想:


虽然保罗殉道在即,但他很满意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恩典,和即将进入的荣光,因而以赞美主的诗歌作总结。你满意自己的生命吗?满意到如今所经历的恩典吗? ......(安静/聆听/挣扎/反思/感恩/立志...


安静的操练(起码10分钟):请安静在主耶稣的面前,想像主耶稣复活的荣光,告诉祂你爱祂......(?你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说话你想告诉祂)





Thursday, 28 January 2016

第二十九日: 属灵的人和正常人性的需要

经文[提后49-16]保罗诉说他当时遭人离弃的情况,请提摩太要尽快来探望和帮助他:


9你要赶紧的到我这里来。
10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撻馬太去,
11獨有路加在我這裡。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
12我已经打发推基古往以弗所去。
13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
14铜匠亚力山大多多的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
15你也要防备他,因为他极力敌挡了我们的话。
16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


答:释经与反思:


1.保罗在这段落中因着他自己需要发出多方面的请求:

●他很需要朋友。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些长期的同工和信徒竟然遗弃了他,对他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感觉非常孤单由于死期可能已近,他需要提摩太尽快的帮助和陪伴。

●他很需要物资的支援:冬天将到,他極需要的「[較厚的]外衣」(φελνης)保暖。保羅希望提摩太帶來書本(書、皮卷),可能是用来减轻狱中苦闷或作最后的怀旧回忆。

●换言之,一个属灵的人也有他正当的人性基本需要(斯托特):上帝创造亚当的时候,为他预备食物,也曾说那人独居不好(创1:18),因此属灵的人除了神之外,也需要朋友,也需要物质支援。一般来说,灵命不但包括人和神的关系,也包括人以属灵的原则,有责任好好照顾和管理自己物质的生活和心理社交的需要(参提前5:23,帖前5:23)。

●有时在极端缺乏的环境,上帝会亲自介入给予特别的帮助,就好像保罗到了孤立无援的时候,上帝亲自和他特别的同在(4:17)。但这特别的恩典,不能取替我们日常好好管理自己全人健康的属灵责任。

2.同工和信徒离弃的情况:


●底马是保罗长期紧密的同工(西4:14;24),他的​​变节相信令到保罗深受伤害。

●保罗对革勒士和提多的离开没有负面评语,可能他们和推基古一样只是因事工而离开了。

●保罗写信的时候,只剩下路加一人陪伴他路加自从保罗第​​二次宣教行程开始加入,成为忠心的同工(徒1610-17; 205-2118; 27 1-2816),在保罗首次被囚他也一直陪伴支援,被保罗称为「亲爱的医生」(西4.14;24)。

●保罗因为马可在第一次宣教行程中的表现欠佳,因此拒绝他参与第二次的宣教行程(徒1537-40)。但在巴拿巴的扶助下,马可事奉日渐成熟,后来重获保罗的肯定和鼓励(门24)。保罗请提摩太带他来,可能希望他在保羅離世後幫助羅馬教會的需要(v.11「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骑士)。

●推基古被保罗差遣去以弗所,可能是替补提摩太暂时离开后的工作。

●亚力山大是当代普遍的名字(参徒19:33),但保罗提及他「敌挡了」真道,有可能就是【提前】的一位假教师(1:20)。

●保罗叹息「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保罗非常失望,除了是同工因不同原因未能陪伴和帮助外(可能路加当时也未抵罗马),也應包括羅馬教會因為恐懼尼祿的逼害而未有加以援手。但保羅靠主沒有厚責他們,反而以极体谅的心,为他们代祷(「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

B.应用默想:

1.想像如果当日受难却遭众人离弃的是你:

■你会有什么感受? (恐惧......愤怒......忧郁......失望......伤心......难过......其他感受......

■在这情况下,你会怎样向上帝祈祷? ......(安静/聆听/挣扎/反思/感恩/立志...

2.你在自我价值,情绪心理,和人际社交方面都健康吗(参帖前5:23)?请安静在上帝的面前,求上帝亲自提醒你在这几方面有什么可以改进的空间? (请按感动作详细和具体的祈祷)

Wednesday, 27 January 2016

第二十八日: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经文[提后46-8]


保罗给提摩太分享自己即将结束的一生的见证


6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
7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8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答:释经与反思:


1.本段主旨:保罗以自己即将即将结束的一生的见证,交托提摩太要接棒,继续为真道打美好的仗(41-2)。


2.保罗用了几个美丽的意象来类比基督徒的生命和死亡的意义(斯托特):


●生命是一份献给上帝的祭物(被浇奠),以回报主耶稣沉重代价的救赎;
●死亡好像一艘船离岸(「离世」原文νάλυσις的意思),却是开始了另一段新的航程(永恒不朽的生命);
●生命是一场运动竞技或激烈的争战,必须努力才能得胜(参25;
●生命是一分崇高的付托,基督徒都是管家,受命去看管贵重的家传之宝(神的道),并要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不可掉失也不可损毁。


3.换言之,从信仰的角度来看:

●生命是要尽量献上而非尽量攫取,事实上,属灵上也只是透过献上才能得着真生命(2:11;
●主耶稣的十架已经解除死亡的咒诅,我们有一天都要学习以信心跨越死亡,踏进那离岸远航的方舟,才得进入永恒的家乡;
●属灵生命也必须经历以信心争战并得胜,没有只「信」一次,以后可以逢战必败仍可领受的救恩;信称义之信心是一生之信,不是一时之信。
●基督徒受命去看管及传递福音真道,要尽力完成使命,否则无颜面见恩主。


4.让我们回顾保罗那戏剧性的一生,细味保罗对自己的一生的总结和感言: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他的背景:「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腓35-6)。
●他在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复活的基督向他显现,改变了他的一生(徒93-19;约主后34年)。
●信主后他信仰的真假备受基督徒质疑,而同时也受犹太人逼害,为期约14年(徒926-29;2217-21;118-19)最后透过巴拿巴的帮助,渐渐获得教会的信任,并确认他使徒的位份,开始公开的事奉(约主后48年)。
●保罗宣教之初的述志,最後在本書中已成為他的回顧:「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
  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20:24)。
●保罗先后有三次宣教行程(徒131-1428; 1​​536-1822; 1823-2116),充满神迹,也充满艰难,最后被捕,受审,被囚于罗马2年(参徒28:30,约主后60 - 62年)
●他第一次被囚获释后,有几年自由传道的行程,约主后67年再次被捕被囚,写下本书。按教会传统他不久被斩首殉主后道。


B.应用默想:

1.想像如果主今夜接你和天家,主和你一起回看自己一生的历程和思想言行:你有什么最引以为荣的事?有什么会令你最引以为耻?上帝会怎样评价你?......(安静/聆听/反思/感恩/立志...


2.请慢读保罗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总结: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你有甚麼感受?有什么说话你想告诉祂?)

Tuesday, 26 January 2016

第二十七日:坚持就是胜利

经文[41-5]


保罗最后郑重吩咐提摩太,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完成传道的职分:


1我在神面前,並在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囑咐你:
2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3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
4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
5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做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


答:释经与反思:


1.保罗在本段撮要全书有关末世的教导,並對提摩太忠心傳道的吩咐。保羅在此以使徒身份直接吩咐的語氣非常鄭重(「我囑咐」, διαμαρτύρομαι2:14), 
近似法律性命令的语气(斯托特,骑士),显示保罗情词逼切地表述这重要的最后遗命。

2.保罗给了两个主要的信仰原因:第一,永活上帝现在与我们同在,事奉既是祂的旨意和呼召,并且应许赐下足够力量去完成,提摩太(我们)怎能不发奋积极呢?第二,
主耶稣既已升天,很快便再回来,施行最后的大审判。提摩太(我们)怎能不警醒预备好交帐,善用今生有限光阴,尽力完成上帝的托付呢?

3.传道的内容:全部教义规范的教导(「道」,113-14),这是本书重复的强调。

4.传道的方式要尽量适切听众的处境和需要,或是较训导性的「责备」,「警戒」,或是
  较积极性之劝勉。

5.传道的态度:「得时不得时」按下文(第3节因为)乃是指受众对真道反应之好坏,而不是指传道人本身当时方便与否换言之,保罗提醒提摩太,要关心听众的灵命,却不要由听众的反应影响传道的积极性,倒要将结果交托给神,尊重上帝,让祂按祂的智慧主权决定如何使用我们的事奉。

6.因此上帝看基督徒的事奉,是要他们忠心,而不是看他们事奉的果效。基督徒事奉若是出于爱神爱人,事奉本身就是意义和价值,不必看成功或失败。换言之为主而「做」本身就是意义,成败却是上帝主权的事,基督徒要摆脱商业社会那成王败寇的世俗观念,要学会豁达不计成败,事奉才会快乐和有持久的动力。


B.应用默想:(若时间匆忙,可任择其一)

請想像神親自給很認真地對你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你卻要凡事謹慎,忍受苦難…,盡你的職分。」…(背誦/安靜/聆聽/掙扎/反思/感恩/立志…)

请回忆一,两件你曾经历很大挫败感的事情,细味事件的历程,并你当时的感受。你介意失败的吗?会影响你的自信吗?你事奉的心情会否同样容易受成败影响?请回忆实例......(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说话你想告诉祂?)


Monday, 25 January 2016

第二十六日: 圣经足够叫属神的人完全

经文[提后315B-17]保罗嘱咐提摩太


......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16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
17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答:释经与反思:

1.承接上文保罗鼓励提摩太以往圣经的学习,已足以叫提摩太迎向末世挑战,原因是圣经(γραφή)并非一般人的灵修作品,而是神的说话,神要藉著聖經帶領基督徒完成人生成聖和事奉的路。保羅在此教導有關聖經兩方面的真理:它神圣的来源和全备的功用。

2.来源方面,全部ς)聖經(參彼後3:16)都是神所「默示」的。「默示」(θεπνευστος)指像神直接呼出來的一口氣,即虽然圣灵透过先知和使徒说话,但说出来后,就等于神自己说出来一样的权威:「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1:21) ,忽略或强解的人就是「自取沉沦」(彼后3:16)。

3.功用方面:圣经的全备性(足够),足够叫所有基督徒(「属神的人」,罗16)完全有能力ρτιος)分辨,和实践所有(「各样」,πς)神所要求的「善事」来换言之,神的道德旨意全部都已记载在圣经中:。人根据圣经生活,就是根据神的道德旨意生活​​,与神同行我们应该学习用圣经灵修,直接领受神的话语。

4.圣灵除了帮助圣经作者准确无误写出神的说话,也会光照读者明白和实践(林前2:12)。因此我们研读和默想圣经都必须祈祷,倚靠圣灵的帮助去思考。

5.唯独圣经拥有基督徒信仰和生活最高准则的绝对权威,不论人的理性,教会传统,宗教经验的论述等,全部都要服在圣经的权威之下,接受圣经的判辨和指导。人的见证故事应该是帮助,而不是取代我们直接学习圣经真理。

6.研读和默想圣经都涉及全人的投入,包括認知(教訓、教導人學義)、情感和意志(督責、使人歸正)、實踐(行善)和反思(督責、智慧)等。因此靈修默想和逐卷研經缺一不可,教义学习和祈祷同样重要,实践和反思不能偏废,以上各种以真理为中心的操练,不可互相取代,倒要协合进行,才有协同效应,达至全人改变和成圣。

7.换言之我们学习和实践圣经,动力源自上帝(神),目标是更爱慕和事奉上帝(神),过程要倚靠上帝(神)。

B.应用默想:

1.背诵和默想:「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说话你想告诉祂?)

2.请双手恭敬捧着你的圣经,在神面前跪下,默想神启示圣经的心意,求问神要你如何更好学习,并求圣灵的帮助......(安静/聆听/挣扎/反思/感恩/立志...




Sunday, 24 January 2016

第二十五日:从一切苦难中主都把我救出来

经文[提后310-15a]


保罗鼓励提摩太以往从保罗的榜样和圣经的学习,足以叫提摩太迎向末世的挑战


10但你已经服从了我的教训,品行,志向,信心,宽容,爱心,忍耐,
11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我所忍受是何等的逼迫;但從這一切苦難中,主都把我救出來了。
12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13只是作恶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恶,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
14但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因为你知道是跟谁学的,15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

答:释经与反思:

承接上文所提及末世的挑战,保罗鼓励提摩太以往从保罗的榜样和圣经的学习,已足以叫提摩太迎向挑战。

保罗在路司得认识提摩太,保罗重提当日在路司得和附近地区宣教时所遭遇的「逼迫」:在安提阿被毁谤和躯逐出境(徒13:4550),在以哥念被凌辱和威吓(徒145),在路司得被石头打至几乎死去,后来不但苏醒过来,而且继续在附近地区传道,还冒险重返上述的几个地区坚固门徒(徒1419-23)。

提摩太是保罗的宣教同工,他不但从保罗新上学习了真理,更亲眼看见他的生命(品行,志向,信心,宽容,爱心,忍耐)如何活出真理,甚至为主受苦仍勇往直前,也在苦难中看见神的恩典如何介入帮助:福音成功广传到未得之民中间,许多人领受了宝贵的救恩,上帝的应许兑现了,神的国度扩展了,圣灵的能力彰显了,而上帝仆人的生命也保住了,但所受的苦也是真实的。

换言之,对门徒来说,恩典的经验和受苦的经验是分不开的。没有深刻为主受苦的经验,就没有深刻被上帝拯救和帮助的经历。「从这一切苦难中,主都把我救出来了」,门徒毋须回避背十架之成圣之道保罗的结论是:「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211-12)。

选择作主门徒需要付代价,但选择不作主门徒,需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假教师假门徒「越久越恶」,指其歪理不但伤害别人,而且最终自食其果,伤害自己。放纵罪恶情欲有其短暂快乐,但罪恶情欲扭曲人性,捆挷意志,伤害自尊,还要被良知责备,其实非常痛苦,代价更重。

B.应用默想:

背诵和默想:「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参上文第4点)...(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说话你想告诉祂?)祷读保罗的榜样(徒1314-1423,参上文第2点)......(?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说话你想告诉祂)



第二十四日:基督徒应该知道已身处末世的危险日子...

经文[提后31-9]

保罗提醒提摩太在末世的危险日子,但神的真道至终必胜

1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
2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3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
4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
5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
6那偷進人家、牢籠無知婦女的,正是這等人。這些婦女擔負罪惡,被各樣的私慾引誘,
7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
8從前雅尼和佯庇怎樣敵擋摩西,這等人也怎樣敵擋真道。他們的心地壞了,在真道上是可廢棄的。
9然而他們不能再這樣敵擋;因為他們的愚昧必在眾人面前顯露出來,像那二人一樣。

答:释经与反思:

●在上文,保罗一直针对以弗所所遇到的异端作出指导,但从第三章开始,保罗提出一个提摩太「应该知道」的基督徒世界观,就是敌挡真道的挑战是末世常规的现象(v.1-5),以弗所
现在所发生的异端只是其中一个事例而已(「这等人」v.5-9),提摩太要常作好准备,长期争战(3 1242)。

●保罗有关末世的教导(参提前41),源自主耶稣在福音书中的预言末世是指从主耶稣降生,到祂再来之间的一段日子(徒214-17;1 1-2),信徒像主耶稣一样,会受到信仰逼害和苦难,而这情况在基督再来之前会越来越严重(可138),因此「凡立志敬虔度日的」,要预备好参与基督的苦难,为信仰付出代价。

●保罗最后提醒提摩太,末世的挑战虽然严峻,但神必会看顾祂自己的教会,真理会获得最终的胜利(V 0.9),正如犹太人【塔古姆】(尔)的传说中,雅尼和佯庇两术士在法老面前尝
  试和摩西斗法,至终仍是失败(参出72,13;818-19;9:11),正如上文所言:「神的道却不被捆绑」(29;2:19)。
●保罗列举了有关末世敌挡信仰的人常见的19项特征(v.2-5),我们可以分为五类,帮助分析及记忆:

1.信仰上虚伪:心不圣洁,不爱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
2.道德上纵欲:专顾自己,贪爱钱财,爱宴乐;
3.自我膨胀:自夸,狂傲,自高自大;
4.对人无情无义: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卖主卖友,无亲情,不解怨;
5.任意伤害人:谤讟,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任意妄为。

B.应用默想:

祷读新闻:一面看今天新闻报导(电视或报章),一方面思想事件所反映,对人性和价值观(例如性,暴力,物质,争斗等等)之扭曲和黑暗,另一方面也思想基督徒在「这末世」中应如何自处和回应。(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说话你想告诉祂?)

默想神的宣告:「神的道却不被捆绑」(29)(安静/聆听/反思/挣扎/感恩/立志...




Friday, 22 January 2016

第二十三日:人若自洁就必作贵重的器皿

经文[提后220-26]保罗嘱咐提摩太如何自洁,作神家贵重的器皿:


20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
21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2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
23惟有那愚拙无学问的辩论,总要弃绝,因为知道这等事是起争竞的。
24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
25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
26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


答:释经与反思:人的血气不能成就神的义


1.本小段开始神家的比喻(v.21-22),乃承上文有关教会之讲论(19节),进一步解说重生之基督徒在教会中如何「离开不义」,並開啓下文提摩太事奉上應有的態度(v.22-26)。其中以貴賤器皿對比真信徒與假教師在神眼中價值懸殊。


2.保罗嘱咐提摩太和会众「脱离卑贱的[]」,最直接上文指假教师,包括已被逐出教会的许米乃(提前1:20),换言之,「脱离」包括疏远关系,减低他们对会众的影响力(骑士)。相反,保罗嘱咐提摩太要特别和清心祷告的人追求融洽关系(「和平」,原文这词紧接「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骑士) ,多受他们属灵追求的热诚所薰陶。实践属灵追求重要的一环,就是谨慎选择自己的属灵友伴。


3.保罗嘱咐提摩太「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在上下文而言,主要是指争竞好辩的态度(第14节,162324),年青人血气方刚,較容易以此回應假教師的惡劣態度。相反,保羅教導提摩太要「温和」、「温柔」和「忍耐」。


原因:


    神的仆人(24节),要明白主人的心意是要造就人个人和教会群体,而不是要伤害人,激化争端。人的血气不能成就神的义(雅1:20),只会产生反效果。神的仆人处理教会争端,立场要坚定,但态度要温和(坚定而那种),要以善胜恶:不但反驳的内容要正确,态度也要正确。当人按神的道德旨意行事,尽上本份后,事情的演变和结果就要忍耐看神主权的旨意,时间和带领了(V.25)。劝戒态度要「温柔」(V.25),但立场仍要坚定,必要时仍要通过教会纪律处理(提前1:20)。在现今多元主义的后现代社会,教会需要及早制定纪律手册,方便预防教育和迅速处理异端及严重罪行事故,以保持教会的纯洁性,有效见证基督。


B.应用默想:


●回忆自己被人激发负面情绪的一些事例,仔细思想其缘起,经过,演变和结果:你对自己有什么认识?有什么需要学习成长和祈祷呢? (安静/聆听/挣扎/反思/感恩/立志...


●默想:「人的怒气不能成就神的义」(雅1:20...(?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说话你想告诉祂)




Thursday, 21 January 2016

第二十二日: 在神面前作无愧的工人

经文[提后214-19]保罗嘱咐提摩太要阻止偏差教导的传播,因为上帝在看着:


14你要使眾人回想這些事,在主面前囑咐他們:不可為言語爭辯;這是沒有益處的,只能敗壞聽見的人。
15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16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17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其中有许米乃和腓理徒,
18他们偏离了真道,说复活的事已过,就败坏好些人的信心。
19然而,神堅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這印記說:主認識誰是他的人;又說: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


答:释经与反思:

1.保罗进一步教导提摩太「作无愧的工人」的另一秘诀:要活「在神面前」(第14节,第15节,第19节参),即用信心认信神的同在,知道自己生活和事奉都是在神的面前(参4:17,「唯有主站在我旁边」)。

2.保罗提醒提摩太要「在主面前」郑重地吩咐(「嘱咐」,41)众人,不要受假教师影响,將真理變成無謂之「爭辯」或「虛談」。「在主面前」強調上帝現正活在眾人中間,众人要准备好为自己的言行向神交待。

3.此外,保罗郑重地吩咐提摩太要「在神面前」按「正意分解真理」(15节):「正意分解」原文乃一工程意象,指从远郊和丛林要建筑道路往城市,必须尽量笔直,方能有效到达目的地(斯托特),换言之,我们解释圣经应该直接和简洁,将圣经的原意清晰表达出来,不要像假教师假作高深,故弄玄虚。

4.正意解经便是神喜悦的工作,不会羞愧(νεπαίσχυντος= 18「羞耻」),反得荣耀换言之,我们不要害怕世俗人的压力,很多人藐视基督教并引以为耻,相反,我们却要害怕上帝将我们看为羞耻。

5.保罗借用旧约可拉党叛逆摩西一事(民16526),说明教会是真理的基地(提前3:15),神给了它两个特征(「印记」,第19节) :上帝活在其中,认识谁是真信徒;而真信徒也会以离开罪恶的行为表明其信仰之真实。换言之,保罗提醒提摩太要知道神会主动起来守护教会的纯洁的,提摩太只要关注,而非过份忧虑异端之影响力(17节),只要起来尽作无愧的工人的本份,神就会保守整个局面。

6.否認肉身「復活的事」顯然是當時早期諾斯底主義之猶太教版本。教義「真道」(v.18)的偏差會直接影響人神關係(「不敬虔」,16节)和实践道德生活的能力(「不义」,第19节),而且其感染扩散力强(17节),必须制止。


B.应用默想:

1.默想一般弟兄姊妹和自己对学习教义和遵守圣经的态度......(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说话你想告诉祂?)


2.想像教會的元首主基督向你的教會宣告「我認識誰是我的人」和「凡稱呼我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并时默想主的心情......(安静/聆听/挣扎/反思/感恩/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