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8 December 2017

12月22日 腓利門的抉擇

經文:腓利門書12~16 (二)



12 我現在打發他親自回你那裏去,他是我心上的人。

13 我本來有意將他留下,在我為福音所受的捆鎖中替你

伺候我;

14 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

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15 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着他;

16 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

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這也不拘是按肉體說,是按主

說。




保羅向腓利門的請求,不單只期望他可以接納阿尼西

謀,更希望這個奴隸不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有文獻指

出被補的逃犯,回到主人那裏,受到嚴刑,甚至死

亡)。其實,保羅更大的期待,是希望阿尼西謀的地

位得到改變,「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16

節)。在這裏,我們無意處理奴隸身分改變的差別。

在希羅時代,奴隸可從主人給予兩種身分:一是自由

人(free man),對主人已沒有任何責任;二是解放

奴隸 (emancipated slave),他們不是完全自由,

仍對主人有一些責任和義務。保羅現今視阿尼西謀為

兄弟,這已是保羅第二次使用這「兄弟」二字,而第

三次則在20節。保羅在第一次和第三次皆稱腓利門為

兄弟,刻意將阿尼西謀是他兄弟的稱呼夾在中間!對

保羅來說,阿尼西謀是兄弟,「何況在你呢,腓利

門!」保羅還強調:「無論在人世關係上,還是在主

內關係上,就更是這樣了」(16節)。世人在基督裏

都是平等的,因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

括一切」(西三11)。




要接納曾背叛的阿尼西謀,談何容易。腓利門的損失

由誰來補償呢?其實保羅也想到這個問題,因此,他

表明阿尼西謀所欠腓利門的,保羅甘願代為償還

18~19節)。可是,在當時的社會,別人如何看腓利

門呢?作為有社會地位的腓利門,如何與其他奴隸的

主人解釋交代呢?而腓利門其他的奴隸又會否效法阿

尼西謀的行為呢?在教會有影響力的腓利門,倘若他

不接納阿尼西謀為兄弟,教內的信徒又如何看合一及

和好呢?若阿尼西謀真的被接納,是否其他奴隸為了

有改變身分和社會地位的機會,而很「願意」成為基

督徒呢?






難道腓利門不願意為了主耶穌的緣故付代價嗎?保羅

又為何不鼓吹廢除奴隸制度呢?或許保羅真的嘗試

過,不是在羅馬帝國的社會中,卻是在他可以影響到

的地方,就是基督的教會!這是保羅幾次提及信徒不

論種族、經濟及社會地位,在基督裏都成為一的觀念 

(加三28)。現在,腓利門有另一個機會可以實踐他

向基督做的善事(6節)。




值得我們思想的是,其實保羅向腓利門提出了一連串

的請求:1. 友善地接納阿尼西謀;2. 因他是保羅的

「心肝」,不要懲罰阿尼西謀;3. 使阿尼西謀成為自

由人(freedman or free man);4. 讓阿尼西謀回

到保羅那裏,代替腓利門來服侍保羅 (13節)。




思想:


1)你可有「左右做人難」的時候,求神加力;

2)若耶穌在我的處境,祂會怎樣面對我難於接受的人

(這是曾流行的用語:WWJD, What Would Jesus Do)。

3)默想一個你曾經在兩難之間的情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