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使徒行传一1~5
钥节: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一5)。
1提阿非罗啊,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
2直到他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
3他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
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
4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
5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圣经学者多认为路加福音及使徒行传都是同一位作者的手笔,甚至要将两本着作一同研读,互相对照、比较,才能更彻底的明白作者的意思。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的受信人同是提阿非罗(参路一3;徒一1);作者在使徒行传开宗明义提到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一1),而「前书」即路加福音。路加福音的结语部份(二十四36~53)与使徒行传的首部份(一1~14)有密切关连,显明后者是前者的续篇。他们近似之处有:耶稣复活后向门徒显现(路二十四36;徒一3、6)、门徒要成为祂的见证人(路二十四47~48;徒一4)、他们要先等候父所应许的,即圣灵(二十四49;徒一3~4、8)、众门徒目睹耶稣升天(二十四51;徒一9)及门徒回到耶路撒冷等候圣灵(路二十四52~53;徒一12~14)。
路加一直强调耶稣基督是「外邦人的光」(路二32)、耶稣差派70位门徒出外,向外邦人传道(参路十1~12)、耶稣复活后,「祂吩咐门徒要奉祂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路二十四47)及至耶稣升天前更清楚要求门徒「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一8)。彼得在五旬节时,宣告圣灵的应许是给「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二39)。其后,彼得又说神的应许先给犹太人,然后借着他们赐福给其他人(参三25~26)。以上一鳞半爪的举隅,均表明两本着作是一脉相承,互为紧扣的。
使徒行传可称为「圣灵行传」,因为整个福音运动都是圣灵在背后推动。圣灵确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祂的工作贯串整本使徒行传。单是本书的首五节经文已几次提到与圣灵有关的真理,那就是:「祂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一2a)、他吩咐门徒「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即圣灵降临(一4b)及提醒他们「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一5b)等。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使徒在福音广传上的角色。因此,斯托得牧师认为用「耶稣借着祂的灵,透过祂的使徒之持续的工作及言语。」为标题最为恰当。诚然,福音的广传是神透过属祂的人传到天涯海角。然而,使徒是甘心情愿,乐意听从耶稣的吩咐及顺从圣灵的带领,抑或是他们是在无可奈何,不情愿地顺服的呢?
为何会提出这个疑问呢?因为我们细心研究就发现第一至七章记载使徒的活动,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耶路撒冷;再且,福音工作只聚焦在讲希伯来话或亚兰话的犹太人当中。直至第七章尾司提反受逼害,教会遭受全面性的逼迫,门徒才分四散各处,随走随传,但使徒仍留守在耶路撒冷(参八1、4)。神透过困难与苦难,使福音才得以离开耶路撒冷,逐步推广到犹大、撒玛利亚及外邦之地。因此,宣教学者李察逊(Don Richardson)说:「千百万的基督徒皆认为,路加的《使徒行传》记载了十二位使徒对大使命的顺服;但事实上,却是记载了他们很不情愿的顺服。」无论使徒是甘心情愿或不情愿的顺服,神的计划是不会因人的软弱受到阻拦的!
思想:神的心意是透过耶稣基督的跟随者,将福音传到万族万邦。无论使徒是甘心情愿或是被迫分散,福音总被传开了。您愿甘心乐意成为神施福给别人的器皿抑或是错过了神用你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