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列王纪上十八1-2上; 17-18
1过了许久,到第三年,耶和华的话临到以利亚说:「你去,使亚哈得见你;我要降雨在地上。」
2以利亚就去,要使亚哈得见他。
17亚哈见了以利亚,便说:「使以色列遭灾的就是你吗?」
18以利亚说:「使以色列遭灾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为你们离弃耶和华的诫命,去随从巴力。
一个仍然未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要祷告天不下雨呢?」
客观而言,「不祷告,不降雨」是以利亚迫使与亚哈王会面的方法。经文这样说:「耶和华的话临到以利亚说:『你去,使亚哈得见你;我要降雨在地上。』」(王上十八1)在此,经文故意强调「降雨」与「会面」之间的关系。没有会面,就没有雨水。因此,三年不降雨,其实迫使亚哈王与以利亚作会面的准备。是的。三年的旱灾,这个极度困扰的祷告。然而,没有这三年旱灾,亚哈王只会一直藐视以利亚。亚哈王追捕他,却没有会面的意思。然而,因着这场旱灾,亚哈王无法不正视这位先知的话。言下之意,他不能不正视耶和华的话。
耶和华的话仍然是整个故事的重点。不是一场血腥的战争。以利亚不是以另一个君王的姿态出现,他也没有膏立兴起另一位王取代亚哈之意。以利亚,却以先知的身分出现,他整个行动离不开呼喊、见证、传扬耶和华的话。总的来说,他是上帝的见证。以利亚只能祷告,耐心地等待,并且在其中没有置身事外地与人一同承受这三年旱灾。这个「和平的困扰」,不是推翻亚哈的政权——这不是先知的任务,它,只能是上帝之道的彰显。
因此,方法与手段,是基督徒非常在意的课题。历史上,战争留下的血,是基督徒不能够接受的。因为这些「牺牲」并非成就上帝国!所谓「为了实践更大的善而不能避免的恶」,对基督徒来说是一种罪。基督徒不能忘记主祷文开首的三个祈求:「愿尔名圣、尔国临格、尔旨得成」。上帝的主宰胜过一切!这是任何基督徒的行动都不能妄夺的前提。因此,基督徒的伦理,只会介意事情的对错,做法是否合乎上帝的义,从来都不能为着所谓终极的美善。
「人的忿怒不能成就神的义!」
思想:你愿意纯存单纯的心追求、彰显、宣告真理吗?
(明天待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