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历代志下一1-13
1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国位坚固;耶和华-─他的神与他同在,使他甚为尊大。
2 所罗门吩咐以色列众人,就是千夫长、百夫长、审判官、首领与族长都来。
3 所罗门和会众都往基遍的邱坛去,因那里有神的会幕,就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在旷野所制造的。
4 只是神的约柜,大卫已经从基列‧耶琳搬到他所预备的地方,因他曾在耶路撒冷为约柜支搭了帐幕,
5 并且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所造的铜坛也在基遍耶和华的会幕前。所罗门和会众都就近坛前。
6 所罗门上到耶和华面前会幕的铜坛那里,献一千牺牲为燔祭。
7 当夜,神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甚么,你可以求。」
8 所罗门对神说:「你曾向我父大卫大施慈爱,使我接续他作王。
9 耶和华神啊,现在求你成就向我父大卫所应许的话;因你立我作这民的王,他们如同地上尘萨那样多。
10 求你赐我智慧聪明,我好在这民前出入;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
11 神对所罗门说:「我已立你作我民的王。你既有这心意,并不求资财、丰富、尊荣,也不求灭绝那恨你之人的性命,又不求大寿数,只求智慧聪明好判断我的民;
12 我必赐你智慧聪明,也必赐你资财、丰富、尊荣。在你以前的列王都没有这样,在你以后也必没有这样的。」
13 于是,所罗门从基遍邱坛会幕前回到耶路撒冷,治理以色列人。
历代志下一章开始记载耶和华与所罗门同在,使他甚为尊大(1节)。2-6节描述当时的以色列国有两个敬拜中心:第一个在基遍,那里有神的会幕,就是耶和华仆人摩西在旷野所制造的(3节),基遍保留了比较古老的敬拜传统,就是会幕的祭司传统,历代志作者这样描述,是为了日后把会幕的器皿引入所罗门所建的圣殿而铺路,强调了圣殿的敬拜所用的器皿是会幕传统的一个连结。
第二个在耶路撒冷:只是神的约柜,大卫已经从基列耶琳搬到他所预备的地方,因他曾在耶路撒冷为约柜支搭帐幕(4节),这说明约柜与大卫所建立的帐幕是第二个敬拜中心,代上十六37-42更说明了两个敬拜中心的事奉人员,包括有祭司、利未歌颂者及守门者。历代志作者描述两个敬拜中心,目的是为所罗门建殿的描述铺路,说明圣殿是结合这两个敬拜中心及其传统(会幕与约柜)的地方。
所罗门来到基遍献祭,因为只有这里才有献祭的坛(5节),他的奉献不但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敬拜,他所奉献的燔祭吸引上帝的同在,因此,当天晚上,神便向所罗门显现,打算赐他所求的一切,所罗门却求服侍百姓的智慧(判断众多的民),而不是自我利益的事情,神便把他没求的东西都给他,于是,所罗门从基遍邱坛会幕前回到耶路撒冷,治理以色列人(13节)。
思想:先敬拜,后服侍;先奉献,后治理。此经文表达一个重要的信息:除非所罗门来到敬拜的中心敬拜及奉献,否则他没有智慧治理以色列人,神才是智慧的源头。很多时我们太快按照自己血气的智慧办事,仿佛自己不需要与神交往,甚至有时认为敬拜神太麻烦,太不切实际,不能帮助处理事情,但此经文教导我们,智慧由敬拜及奉献而来;这是一种服侍及治理百姓的智慧,不是由自己而来,求神叫我们有敬拜的心,得着由神而来的智慧做人处事。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