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January 2017

第三日 ( 读祷诗篇之三:诗篇第五篇上 )

5:1 5:2   .因 5:3 .早 5:4   .恶 5:5 .凡
5:6 .好 5:7 .我 殿 5:8 .使
5:9 .他 .他 .他 ​​ 5:10   。愿 .愿 .因 5:11 .又 5:12 .耶


从第3节看,这是一篇早祷诗篇,和第四篇互相呼应,以「个人哀歌」的形式写成。 (晚上的诗歌合适用比较淡逸的丝弦乐器,而早上可以用醒神的笛子或其他管乐作伴奏;见两篇诗篇的标题。)整篇诗篇可以分成两大部分:17节是诗人清早在上帝面前的自白,8-12节求上帝伸张公义。


香港人习惯晚睡,早上起来一方面睡眼惺忪,「乌吓乌吓」;另一方面又「赶头赶命」,不是要照顾小孩子,预备他们上学,就是自己预留仅仅需要的「梳洗食」空间,甚或是边走边食,赶回公司上班。要想诗人这样坚持一定要和上帝倾诉,坚持「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五3)」,除非根本地调节起居作息的习惯,不然不太可能。不太可能是因为家里缺乏时间,但更是因为心里没有空间。

    香港某些前任及现任的政府高官都有上班前「到圣堂望弥撒」的习惯,我们不要太快嗤之以鼻。韩国不少教会每天都有晨更祈祷会,据一些的说法,这也是韩国教会过去持续兴旺的「秘密」。笔者到内地培训,学员大多早上七点钟就晨更,在农村里头,六点钟晨更更是平常事。当然,这不是多早的问题;我们的问题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空间上问题。先是空间,后是时间。空间的问题解决了,时间也自然能腾出来。

大卫心里头有空间给上帝正因为他有话向上帝说。这是一个现实的讲法,但也正是问题的关键:「求你留心听我的言语,顾念我的心思(五1)」。和上帝无话可说,也自然没有空间给上帝;人与人尚且是这样,人和上帝更是这样。
大卫有话向上帝说,而且他「要求」上帝认真看待听对他的陈说:「求你垂听我呼求的声音,因为我向你祈祷(五2)」。一个人凭什么能要求上帝认真看待他向上帝所说的话?你背《主祷文》的时候,有期望上帝认真对待你的祈祷吗?当你念到「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的时候,你有期望上帝认真对待你的祈求吗?你敢期望上帝认真对待你所说的吗?

大卫能祈求上帝认真看待他的话,因为他认真对待上帝:「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并要儆醒(五3 。」RSV的翻译: “in the morning I prepare a sacrifice for thee, and watch.” Arthur Weiser 这样翻译:“in the morning I make ready for thee and watch for thee.” 对大卫来说,所有给予上帝的空间都是敬拜的空间;所有敬拜的空间也是儆醒等候的空间,不慌不忙,不徐不疾。

可能我们直觉上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无法把早上的时间给上帝, 因为我们内心的空间,被那严格划分好了的时间所压缩。我们早上的routine是既定的,在不长的时间内,一定要完成所有「指定动作」。这样的安排,如何能认真对待上帝?不能认真对待上帝,我们又哪里敢求上帝认真对待我们向祂所说的话?


我的祷告:

我的上帝,我以为时间就是一切,但我却没有为祢预备空间。我大部分的时间对祢都没有什么话说,或都是一些例行的话,或是「官方」的话。我不知道能如何改变,但我知道我想改变,而且祢也喜悦我作出这样的改变。我明白目前我给祢的空间不多,但天父祢不必争取在我心里的空间,我愿意把内心空间给祢。我愿对祢认真,求父听我的祈求。阿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