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1 September 2018

9月15日 重新認識以斯帖

經文:以斯帖記四章9-17

未底改要求以斯帖晉見王,向王為猶太人在王面前請命。按波斯國的規矩,朝見王是有嚴格限制的,因王作為一國元首,要嚴受保護,以防謀害,也防止人的煩瑣訴訟隨便帶進宮中。因此朝見王的正確禮儀是通過太監,請求王召見,然後只有耐心等候回覆。亞哈隨魯的宮中,只有王的七友,可以面對面地見王,連妃嬪及王后也沒有權利擅自貼近波斯王。

自以斯帖入宮為后,到現在最少也過了四年四個月(比較二章6節,亞哈隨魯王七年十月和三章7節,亞哈隨魯王十一年正月)。以斯帖已有三十日未蒙王的召見(11)。王可能因國事繁忙,無閒享受魚水之歡,也許以斯帖已非以前那麼受王寵愛,漸被冷落。無論是甚麼原因,擅自入宮見喜怒無常的王,確實風險頗大。難怪以斯帖舉步維艱、裹足不前。然而,以斯帖的表現及對危機的回應,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之前,以斯帖給人的印象是個被動的溫順女子(1015),她卑躬屈膝、順從末底改、順從希該,對君王千依百順,與瓦實提不可同日而語;現在她的角色逆轉,反客為主,主導局勢。她以前聽從末底改的吩咐,現在反過來是末底改要聽從她的吩咐去做,去聯絡猶太人,為以斯帖冒死見王一事禁食三日三夜(16)。從現在開始,以斯帖主導及主動策劃執行計劃;她擔起了領導的角色,「於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做」(17)。這逆轉的角色一直延至第八章,末底改才比較顯眼。

以斯帖謙卑接受人看來難以成就的使命;她知道並非一人可以獨力承擔這個諫王的差事,於是吩咐末底改呼籲所有猶太人跟她一起禁食(16c)。雖然這裏沒有明顯提到是禁食祈禱,但按猶太人的傳統,禁食與禱告常是連在一起的,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以斯帖是呼籲猶太人禱告仰望所信奉的耶和華上帝。這裏沒有講到禱告,明顯是與作者一直慣用較為間接及隱蔽的方式講述神有密切的關係。

以斯帖起初給讀者的印象是位猶疑、懦弱膽怯的女子,其實她並非如此。她先多了解末底改提出的證據後,才作適當的回應;她是先了解情況後才作決定,勇往直前地踏上這可能喪掉生命的信心的一步。她的擺上是經過深思熟慮,計算過代價之後的決定。她的行動並非匹夫之勇,而是慎重思考過後才付諸行動;她的表現實在令人刮目相看,使人要重新檢視以往對她的評價!

思想:

讓我們思考使徒保羅這句話說:「所以,從今以後,我們不再按照人的看法來認識人,縱使我們曾經照人的看法認識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識祂了」(林後五16)。讓我們常被聖靈更新,重新看人和世上的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