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以斯帖記六章6-14節
王正在專注考量應如何報償末底改,哈曼也正是滿腦子想著怎樣尊榮自己。王正想找人諮詢,此時哈曼也正進王宮想與王談話。接下來的對話,顯示出兩個人都沒有向對方清楚說明商談的真正要點。之前,哈曼沒有明言他想要毀滅的那群人是誰(三8-9),現在王也沒有讓哈曼知道要報償的人是誰,直到最後他才提到那人就是猶太人末底改(10b節)。哈曼一直都認為自己正是王所要賞賜的人,於是就以自己所想得到的尊榮,臚列給亞哈隨魯王。
作者在這裏打破慣例,以典型全知的第三者角色,記錄了王和哈曼心裏所想的。作者幽默和諷刺地指出「王所喜愛要賜尊榮的人」應如何待他(6b、7b、11b節),及究竟是哪一位(6c節)呢?。王和哈曼彼此間都不知道對方說話的底蘊和心中所盤算的,只有讀者才一目了然,在旁觀看整件事的發展。這正正是此段談話諷刺幽默精彩之處。
「王所喜愛要賜尊榮的人」在王和哈曼的談話裏重複出現四次之多(六7、9[2次]、11),這正是兩人談話的重點。哈曼已經是位高權重又家財萬貫,一般的獎賞如金錢、土地,甚至名銜也未必能吸引他的興趣。由於他以為自己是王所要賜尊榮的人,於是就對號入座,將自己的心頭好和夢想,清楚的臚列出來。這包括了穿上王袍、騎在頭戴王冠的御馬上,走遍全城讓眾人夾道歡呼喝彩。簡言之,哈曼的夢想是能夠與王享有相同的待遇。他虛榮之心已沖昏了他的頭腦,卻不知道敗落就在他的眼前。
作者盡可能讓末底改的名字到最後一刻才出現,哈曼也在最後一刻才發現王所喜愛要賜尊榮的人並不是自己,因而感到震驚。亞哈隨魯王明確地指出要嘉獎的人是坐在朝門的猶太人末底改(10b節)。他知道末底改是猶太人,但他卻不知道哈曼與末底改之間的衝突,更不知道下令要滅的民族是猶太人,因為哈曼沒有說明是猶太人,只提到要滅絕的是不守王律例的民族(參三8-11)。
這裏特意提到末底改的猶太血統,是要呈現出一個徹底的逆轉,使哈曼更蒙羞和狼狽不堪,因為王明確要求一個憎恨猶太人的人去尊榮及讚揚他所最痛恨的人。最後,就連他的朋友和妻子在不知不覺中指出,謀害神的選民只會是自討苦吃、徒勞無功,最終在對方面前敗落(13b節)。
思想:
箴言十六章18節說:「驕傲在敗壞以先,內心驕傲在跌倒之前」。這句話是哈曼敗落前最貼切的寫照。求主憐憫我們不要步哈曼的後塵,孤芳自賞,自命為王所喜悅的,捨我其誰?讓我們一生只追求成為神所喜愛賞賜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