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马太福音廿七22-54
耶稣基督在被钉十字架的过程之中,受到了兵丁的鞭打、戏弄,在十字架上经历多人对祂的讥诮。这些苦楚,耶稣基督都无声地接受了。不但如此,祂更是选择保持清醒地面对这一切。因为当兵丁押送耶稣到达各各他,准备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有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这苦胆调和的酒,是有麻醉作用的。被钉十字架的人,在身体垂下时,就不能呼吸,清醒的人的自然反应,就是用力将自己抬高,吸一口气。
只有到了筋疲力倦时,再也不能用脚撑高身体,就会窒息至死。一些健壮的人,可以在十字架上几天才死亡。兵丁的主要目的可能不是要为耶稣减轻苦楚,而是知道安息日将至,所以希望尽快完成这工作。但耶稣尝了就不肯喝。祂要在清醒的状态之下,经历十字架上的苦楚。
到了正午之后,遍地都变成黑暗。这可能象征着神的离开。而耶稣基督大声的呼喊也反映这个状况。耶稣在整个审讯与施刑的过程之中,大致上都是保持沉默,只说了一、两句话。但在这时,祂却是主动地发出呼喊,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翻译出来的意思,就是「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祂所说的,是引用了诗篇廿二篇第一节,是一篇无辜受罪的义人向神所发出的呼声。耶稣基督在这里不是要发出怨言,或是引用圣经教导,而是将这经文直接地描述祂当时的感受。
有神学家指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最大的痛苦,不是祂在肉身上所受的折磨,而是在这刻的与神分离。这位从太初已经与父同在的爱子,现在却因为担当了世人的罪孽,以致神掩面不看祂。虽然只是短短的时间,却是无法忍受的距离。这本是我们的份,而耶稣基督却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承受了。
耶稣基督死的时候,有很多震撼性的事发生。当中最主要的,是圣殿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而且盘石也裂开了。这两样都代表着圣殿被毁。在一方面,这是对当时的犹太宗教领袖与及他们所代表的传统的审判。另一方面,也是象征神与人关系模式的彻底改变。因着耶稣基督的救赎,人可以直接到神的面前来,而圣灵也可以住在人的心中。在这些震动之中,那位看见这一切发生的百夫长,得出的结论是:「这真是神的儿子。」
思想:
我们可以如何回这伟大的救恩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