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一百三十四篇1-3節
1 (上行之詩) 來,稱頌耶和華! 夜間侍立在耶和華殿中,耶和華的僕人,
2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
3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
《詩篇》一百三十四篇作為「上行之詩」的最後一篇,第1節可直譯為:「看哪/稱頌耶和華/每一位耶和華的僕人/就是那些在夜間站在耶和華殿中的」。「看哪」本屬歎詞,只是這裡卻以命令語氣出現。作為「上行之詩」的最後一篇,詩人呼籲朝聖者要以「稱頌」作為朝聖之旅的終結。從一百二十篇到一百三十三篇,朝聖者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艱難與挑戰,提供了一切作為朝聖的人值得「稱頌」耶和華神的原因;因此,到最後這一篇可以說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這一篇詩雖然篇幅短小,然而,卻有其特色:「耶和華」與「祝福」這兩個詞在三節經文裡不斷重複──「耶和華」(第1節3次、第2、3節各1次)、「祝福」(每一節均有出現;第1、2節譯作「稱頌」,第3節譯作「賜福」)。由此看來,「耶和華」與「賜福」是本篇的主題。
此外,第1節「耶和華的僕人」大概既指向那些到聖殿裡朝聖的敬拜群體,同時亦指那些在聖殿裡忠心侍候神的祭司們。詩人告訴我們,在這宣召的背後,這「耶和華的僕人」群體需要在「夜間站在耶和華的殿中」稱頌耶和華。這是甚麼意思?何以在「夜間」?
有舊約學者指出,這是喻指警醒、等候,甚至是在困苦艱難的時刻,也要如此地稱頌耶和華。作為「上行之詩」的結束,這可以說是一個對朝聖者重要的提醒──朝聖旅途既然充滿挑戰,那麼,勿忘記要警醒等候,即使在任何困境之中,也要稱頌神!如此,神便「賜福」予一切凡願意如此稱頌祂的人。
「祝福」──普遍理解是從上而下的單向表達,只是,《詩篇》一百三十四篇卻提醒我們:「祝福」乃是雙向的。耶和華神會「賜福」予一切願意無論在任何時刻都「稱頌」(原文為「祝福」)的人。
思 想: 朝聖之旅的終結,原來並不單單只是神對人的「祝福」,同時在於朝聖者對神的「稱頌」。神並未有將朝聖路途上的艱難和挑戰挪開,作為「朝聖者」,我們要有心理準備會遇上從《詩篇》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四篇的挑戰,這是一個既真實、又充滿血淚的經歷,只是,我們要努力走下去,並且要竭盡全力去走完這路程。無論如何,神都有足夠的「恩典」賜予我們。願我們在這朝聖之旅上,勿忘記「稱頌」神,那麼,神也必「賜福」予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