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一百二十八篇
1 (上行之詩) 凡敬畏耶和華、遵行他道的人有福了!
2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凡事順利。
3你妻子在你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如同橄欖樹苗。
4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5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興旺!
6願你看見你的子子孫孫!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詩篇》一百二十八篇1-6節可以說是《詩篇》第一篇最好的註解和應用,何以這樣說?細心觀察,「有福的人、凡事順利」(一篇2-3節)正好與本篇第1-2節相呼應之餘,當《詩篇》第一篇談到「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一篇3節)時,也如同本篇詩裡所提及蒙福之人的妻子「多結果子」(3節),甚至是「兒女環繞著你的桌子」(3節)般果實纍纍。到底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一篇詩?
第1節可直譯為:「有福的/凡/敬畏/耶和華/遵行/祂的道」。由此看來,詩人所要強調的,並不在於各種各樣的「福份」,卻是一眾朝聖者是否都願意「敬畏」神、並且「遵行祂的道」。
回應上文(《詩篇》一百二十七篇)談及所羅門王的問題,我們也許會更明白詩人所要告訴我們的事情:「福份」並不是我們用盡勞力所能爭取回來的,事實上,所羅門王的故事正好告訴我們這一切如何最終「枉然」(一百二十七篇1節)。因此,朝聖者所能竭盡全力的,乃是一生之中如何努力地「遵行神的道」。
「敬畏」──因為我們知道神是輕慢不得的;「遵行神的道」──因為我們知道這是朝聖者的責任,也是神喜悅我們作的回應。
思 想 :「敬畏耶和華,遵行他道的人有福了!」詩人要提醒我們:我們所要刻苦經營的,並不應該是我們的生活,反正神必定會賜我們日用的飲食;我們卻要窮盡一生、敬畏神、並且遵行祂的道,又在我們的生活裡、時刻反映出我們的信仰來。或許在我們的眼前未如我們心中所想,但試問:神又豈會不將最好的賜給我們呢?(最少我們一直都要有這樣的相信。)《詩篇》一百二十八篇2-6節所提及「福份」的內容,不一定照樣原原本本地發生在我們身上,何解?因為神是體貼我們的,以致祂要為我們預備的「福份」必然是最切合我們,也是為我們「度身訂造」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