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1 May 2018

5月24日 謙卑倚靠耶和華

經文:詩篇一百三十一篇13

1 (大衛上行之詩) 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妄,我的眼不高傲;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2我使我心安穩平靜,好像母親懷中斷奶的孩子;我的心在我裏面如同斷過奶的孩子。
3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

    《詩篇》一百三十一篇與一百三十篇可以算是相連的詩篇。兩者均以「我」的處境作為開頭(一百三十篇1節「耶和華阿,我從深處…」)之餘,本篇第3節上結尾的勸勉,與一百三十篇7節上節是相同的,而3節下則與一百二十一篇8節下及一百二十五篇2節下一樣,以「從今時直到永遠」作結。有舊約學者認為,大概我們可以將一百三十篇56節與一百三十一篇相連起來,而後者所表達的,正是詩人呼籲並且勉勵朝聖者,要信靠耶和華神。

雖然篇幅短小,然而,內容卻相當豐富。單是第1節,詩人已經用上了三個否定詞:「不」(和合本修訂版譯作:「不狂妄」、「不高傲」、「不敢行」)。由此看來,詩人於開頭以這樣「消極」的否定語句,去表達一種「積極」的態度──拒絕「心高氣傲」,禁戒「狗眼看人低」,同時抗拒「不惜一切」地作事──也就是說,從內裡深藏的「狂妄」到外在所表達的「高傲」,甚至行為上的不顧一切,都是詩人在這裡要提醒朝聖者說「不」的事情。
    
   2節開首接續了上文的三個「不」,原文以「倘若不是」作開始,只是,幾乎所有譯本都沒有將它翻出來。透過「倘若不是」的表達,詩人要申明自己的立場──他不在乎「高言大志」、也不是要「好高騖遠」,只在乎於平穩踏實之中、如同斷奶的孩子依偎在母親懷中一樣,對耶和華神全然地依靠。這樣看來,詩人是定意一心「仰望」(3節)神,對他而言,沒有甚麼比這更重要的了。
   
這篇詩的結束,詩人基於以上的真理,勉勵以色列民要「仰望耶和華/以色列/從現在到永遠」(按原文重新排列)。有學者甚至將之連繫到將要來的「盼望」上,等候耶和華神作出行動,以回應當下(甚至是《詩篇》一百三十篇所描述的景況)的處境。
    
思 想: 詩人的提醒相當重要!許多時候,我們內裡那種難以駕馭的野心,正好與朝聖者生命裡那份對神必須有的信靠和信心形成彼此的排拒與對立,以致我們掙扎在自我的追逐與實踐之中,卻忽略了詩人所講,那份如同「嬰孩」一般對神的單純與信任。
       
    詩人要我們明白:在這朝聖之路上,我們要走得好、走得完,並不在於我們的能力有多大,卻在於我們都是恭恭敬敬地仰望神,並信靠神是帶領著我們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