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May 2018

5月12日 朝聖者的責任

經文:詩篇一百二十五篇35

1 (上行之詩。) 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安穩坐鎮,永不動搖。
2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他的百姓,從今時直到永遠。
3惡人的杖必不在義人的土地上停留,免得義人伸手作惡。
4耶和華啊,求你善待行善和心裏正直的人。
5至於那偏行彎曲道路的人,耶和華必將他們和作惡的人一同驅逐出去。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承接第12節有關「動搖」的主題,詩人在這裡帶出了另一幅圖畫。現代中文譯本將第3節譯作:「神的子民不會永遠受邪惡的轄制;否則,他們也會走邪惡的道路。」透過第3節的下半節,詩人背後其實是要告訴我們一個極重要的道理──若是邪惡勢力沒有止息下來、不斷地對朝聖者作出壓迫與傷害的話,屆時就算是最虔敬的人,也可能會被迫「作惡」、走向那「邪惡的道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第3節的上半節裡,詩人清楚而肯定地告訴我們,危險與壓迫永遠不會是我們無法承受的;由此看來,邪惡不過是暫時的而已,它更不會是永恆的。

      透過這一節經文,詩人提醒我們:神確實是我們最堅固的保障,只是,作為朝聖者,我們必須竭力保守自己不會在艱難的時候「行差踏錯」。毋怪乎,詩人在第4節裡向神呼求,求神「善待良善的人,賜福給遵守你(神)命令的人。」(現代中文譯本)

      5節裡,詩人再帶出了一幅圖畫,就是那「偏行彎曲道路的人」的結果。值得思想的是:這「偏行彎曲道路的人」到底是誰?而下半節所提及的「作惡的人」又是指向哪些人?
     
 表面上,按照上文第34節所講,「作惡的人」也許指那些「伸杖在義人的土地上」的惡人,若是如此,這些「作惡的人」就只是一群逼迫朝聖者的人,他們本不屬於朝聖隊伍。然而,第5節的「出去」(原文沒有「受刑」一詞)卻又告訴我們,這些人將從「裡面」被排除「出去」。這樣看來,「作惡的人」大概應該指向那些忍受不了惡人的攻擊,以致最終「伸手作惡」的人了。詩人要提醒我們:原來當我們「動搖」、「站立不穩」的時候,我們就會從「義人的土地上」被趕逐「出去」,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至於那些「偏行彎曲道路的」又指向誰?也就是那些偏離了正直光明大道的人,他們雖知道哪裡是光明,卻沒有如此選擇啊!

思 想 : 哪怕惡人的勢力強大,神從來都與「義人」同站一處,並且以祂的信實、慈愛來「圍繞」著我們,並且保護我們。朝聖者啊!我們有這一份信心嗎?我們在任何景況之中,仍然能夠自己謹慎、不偏行己路嗎?我們有否拒絕「伸手作惡」、拒絕與惡人為伴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