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1 May 2018

5月17日: 一個警告

經文:詩篇一百二十七篇12

1 (所羅門上行之詩。)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2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
3看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4人在年輕時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
5箭袋充滿的人有福了!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爭論時必不蒙羞。

       帶著《詩篇》一百二十七篇有關「所羅門上行之詩」的題註進入這一篇詩的研讀時,意義就相當重大了。第12節短短75個字,既標示了所羅門王生平的最大缺失,同時又將我們今天的朝聖旅程與詩人的經歷掛勾,將我們的「枉然勞力」、「枉然儆醒」與耶和華的「建造」和「看守」作一個清晰的對立比較。透過這兩節經文,詩人幾乎將我們人生裡大部份的真實情況寫了出來。只是,當我們讀下去時,也許我們都有同一個掙扎:難道我們努力工作、盡心盡力保存我所擁有的一切是錯誤的嗎?我們每天起來投入生活、為著生活和完成責任以致遲遲未睡,難道這一切都是「枉然」嗎?到底我們應如何理解第12節?

      透過「若不是耶和華」一語,詩人要指出:在我們營營役役(汲汲營營)的生活背後,假如那些「房屋」和「城池」變成了我們生活的核心價值的話,那麼,我們也就無異於昔日的所羅門了,這是甚麼意思?──以一己之力建造個人的事業,但卻因此而動搖了我們與神的關係,以致我們以為自己的雙手有足夠的能力尋求自我的滿足,甚至令我們忘記了人生的福氣乃是那位與我們立約的神的賞賜。

      這正是所羅門王最大的問題;只是,這會否同樣是我們的問題?
     
2節說:「早起晚睡,為生活整天勞碌是枉然,因為上主賜安眠給他所愛的人。」(現代中文譯本)詩人要告訴我們:我們所真正要「擁抱」的是神,因為唯獨祂才能使我們「安眠」──事實上,在我們營營役役的生活裡,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安慰,更是我們真正的「出路」!

思 想 :所羅門王的事提醒我們:忘記神的生活其實可以非常恐怖、也是充滿罪惡的。我們不能夠沒有神,因為祂不單只引導著我們的生活、更加教導著我們怎樣去生活,以致我們不會輕易犯罪、破壞與祂立約的關係。神既是我們患難中的安慰,神同時亦成為我們願意行在光明裡面的最大動力,心中有神的人,生活必然更加謹慎,既然如此,我們就不會輕易做出甚麼有損我們神子民身份的事情。
不忘記歷史的鑒戒、不忘記詩人對我們今日生活的警告,我們就能夠在主裡面「安然睡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