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5 December 2015

第16日:群情汹涌,安全离去

读经:徒 十九35~41
经文:徒 十九21-40



保罗在以弗所的事奉到了尾​​声,路加指出保罗心里定意往罗马去看看(21)。这简短的结语将焦点移向罗马,为往后二十一至二十八章保罗被拘留前往罗马的旅程铺路。这种转移与路加福音九章5152耶稣的事迹重点转移到祂的受苦旅程有点类似。以弗所城的暴动完结后,就保罗宣教旅程的尾声,开始了朝向罗马的旅程。


以弗所的暴动源于福音工作对人生命的改变,颠覆了既有的社会秩序,令那些制造偶像获利的商人妒忌眼红。银匠底米丢带头领导其他同行的人诬告保罗(24~26)。底米丢提出三项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的行业声誉受损、庙宇失去名声及女神亚底米(Artemis)失去属天的威严(27)。亚底米是以弗所城的守护女神,它的肖像是个多乳的女人,充斥整个以弗所城。现因保罗在此城日夜勤奋的传福音,使许多迷信偶像的百姓,从黑暗转向光明、离弃偶像敬拜,归向真神及从撒但的权势下转到上帝的国。


    
   人接受福音,生命得着改变;信徒过圣洁守法的生

活,间接影响到社会某些不道德的行业。英国十九世纪时

卫斯理约翰领导的圣洁运动,正正影响了英国的社会。煤

爌工人及普罗大众悔改归主,他们勤读圣经,恪守真道,

过严谨守法的生活,晚上不到酒吧流连,却留在家中享受

家庭乐趣;他们不再涉足不道德的交易,又戒除烟酒的恶

习。这些颠覆的生活习惯,变相影响了那些烟酒商及色情

行业商人的生意。福音到了那里,人心就有彻底的改变,

社会不良的制度也受到颠覆。




    以弗所制造偶像的商人,见到福音的改变能力,眼见

生意数额日益下降,若如此继续下去,可能连饭碗也不保

了。于是底米丢就鼓动群众来控告保罗。群众的情绪被激

动,他们很多都不知是为了什么,就蜂涌而上,来到以弗

所这个可容纳最少二万五千人的戏园(29),不断大声呐

喊,直至声音沙哑为止(2834)。幸得通达的书记,即

城中的首要判官摆平整件事,安抚了群情凶涌的群众,事

件才平安的告一段落。



     路加记载这件事是带着护教和政治的目的,他想指

出的是罗马政府根本没有意思要针对基督教,基督教也不

是颠覆罗马政府的宗教运动。在哥林多,方伯迦流拒绝聆

听犹太人的控诉(参十八12~ 17)、在以弗所,路加借著书

记的评语,「今日的扰乱本是无缘无故」(40a)指出基

督徒是无辜的,那些对抗保罗的人纯粹是情绪被激动而

已。结局是书记「说了这话,便叫众人散去」(41)



思想: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那些接受福音的人,生命必

然得着彻底改变,生活的优先次序也会重新排列。基督徒

因跟随基督,过圣洁守法的生活,有时也会引致别人的批

评、诋毁,甚至会被人误会为不识时务的人。你是否也准

备背上这个可能被别人误会的十字架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