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徒 二十四22~27
经文:徒 二十四1-27
保罗被千夫长吕西亚的军兵押解到罗马巡抚腓力斯面
前接受审讯。因为上次在哥林多时,方伯迦流认为那是犹
太人内部宗教的争论,放弃审讯并释放了保罗(十
八12~17),这次犹太人的长老就带同一位辩士帖土罗前
来,就像现今的律师,代表犹太人任控方的发言人。他的
开场白简短,先向腓力斯表白谢意,并用阿谀奉承的话夸
奖腓力斯,赞扬他带来和平与改革(2~4节)。其实腓力斯
曾以野蛮和粗暴手法镇压几次叛乱,将恐惧而非感激带给
犹太人。
帖土罗讲完简短的谄媚话后,就进入正题,指控保
罗三项罪状:第一和第二项是社会性的,第三项则是宗教性的。前者指控他为社会的滋事分子,是拿撒勒教党的一个头目(5节);后者是指他污秽了圣殿(6a节)。首两项的控告是罗马政府最关注的,罗马驻军在帝国东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东面的巴勒斯坦常有动乱,二是罗马需要东面,尤其是埃及的食粮供应。因此,罗马政府必须确保巴勒斯坦太平,才可源源不绝的补给罗马食粮的需要。
保罗的自辩言词记载于10至21节;他首先要处理罗
马政府的顾虑,指出他绝对不是滋事分子,犹太人的控诉
并没有真凭实据(11~13节)。拿撒勒党头目的称呼是带有
贬意及动乱含意的,保罗宁愿采用「那道」(the
Way)来
代替这个称呼。关于宗教的控诉,保罗简单指出他跟上帝
的子民一样,敬拜他们祖宗同一位的上帝;他也跟他们一
样相信及持守旧约的律法和先知,大家也存着共同的盼
望,即无论义人和恶人都要复活的真理,并且与他们一样
追求同样的目标,就是存无亏的良心。简言之,保罗相信
并传讲的「那道」是溯源于上帝在旧约中的应许,而这应
许是指向并应验在耶稣基督身上。
路加指出「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22a节)。他
是从那里得悉这道呢?这可能跟他有犹太血统的妻子西土
拉(Drusilla)有关。西土拉是十二章里记载那位抵挡上帝
而忽然暴毙的希律亚基帕一世的小女儿,也是二十五及二
十六章的亚基帕二世的妹妹。腓力斯先后跟三位公主结
婚,西土拉是第三位娶来的公主。腓力斯是借着一位术
士,将她从合法的丈夫手中引诱过来的。
「保罗讲论公
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25a节)这个题目正正是针对
腓力斯和西土拉松懈的道德标准。腓力斯本为奴隶出生,
凭着兄弟帕拉斯(Pallas)的关系,先得革老丢,后是尼禄
皇帝的宠幸。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奴隶而成为罗马巡抚
的,他被称为「以奴隶的思想,使用皇帝的权力」的人。
腓力斯确实是一位既要真理,又要世界的人。一方
面,他想听保罗讲述真理,另一方面,他又想得到保罗金
钱上的贿赂。他可能听闻保罗述说从外邦教会带了捐款到
耶路撒冷(17节),于是起了贪婪的心。腓力斯内心的挣扎
与痛苦,深信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一方面,他不能定保
罗的罪,因吕西亚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二十三29),另一
方面,他又不愿释放保罗,部分原因是希望可以收到贿
赂,部分是希望博取犹太人的欢心(27b节)。因此,他唯
一的选择是延迟宣布判决!保罗就因着这位又要真理,又
要世界的腓力斯,被囚禁于该撒利亚两年之久(27a节)。
思想:腓力斯又要真理、又要世界。这对我们这些跟从「那道」和事奉基督的人有什么提醒呢?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太六24a),我们是否决心单一专心的事奉祂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