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徒 二十一17~20a
经文:徒
二十一17~26
保罗和他的同工终于抵达耶路撒冷,这是他整个宣教生涯的转捩点;这段被称为被困、被囚及被审的旅程涵盖三个主要城市:耶路撒冷(二十一17~二十三35)、该撒利亚(二十四1~二十六32)及罗马(二十七1~二十八31)。这段时期保罗并没有建立教会,更没有讨论神学及教会问题。简言之,这段旅程没有什么积极显著的果效,但路加却用上五章半的篇幅叙述保罗在耶路撒冷和该撒利亚的事件,及他的自辩言论。那些自辩讲论其中的一个重点乃引述以色列人拒绝保罗所传的福音。
保罗抵达耶路撒冷,第二天立刻拜访雅各和长老们(18
节)。这次拜访是向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汇报外邦宣教的成
果,并带来了各地教会支持耶路撒冷教会的捐款。保罗十
分着重从外邦各教会收集捐款的事,而且也很小心的处
理(参罗五30~31)。然而,路加只轻轻略过、概略指出保
罗将「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地述说了」(19b
节)。按路加在后面记录保罗于腓力斯面前申辩的讲论,腓
力斯清楚知道保罗身怀巨款前来拜访耶路撒冷教会的(参廿
四17)。然而,路加却低调处理这事,这可能跟其后的张
力事件,即对律法热心的犹太信徒与外邦基督徒之间的张
力有关。保罗带着外邦信徒的捐款支持耶路撒冷教会,确
实显出信徒在基督里的合一和相交生活。但犹太信徒公开
接受捐赠的行动可能容易被解读为向保罗的亲外邦人立场
让步的表现。这正正可能是路加低调处理的原因!
雅各对保罗的回应和要求,显明犹太信徒和外邦基督
之间的张力的严重性;雅各指出有许多热心律法的犹太人
信主,而他们却听闻保罗教导犹太人放弃摩西律法,不用
遵守规条,甚至不为孩子行割礼(21节)。这些传闻显然是
谣言,因为保罗并没有要求犹太信徒放弃犹太人的文化习
俗,他也曾要求过提摩太入乡随俗而施行割礼(参十
六3),只要遵守这些俗例并非是获取救恩的基本要求或得
救的先决条件便可。其实,保罗是一位循规蹈矩,遵守律
法的犹太基督徒。
这次的情况跟八年前的耶路撒冷会议刚好相反(参十
五章),耶路撒冷会议是提醒外邦信徒体恤犹太信徒,免犯
某些犹太人的规矩习俗(25节),这次的重点是牵涉犹太信
徒应做的事,即尊重摩西的律法规条和犹太人的文化习
俗。保罗谦卑接受雅各的提议,跟四位许愿在身的犹太弟
兄一样,剃头行洁净之礼,并替他们付钱(23~24节),表
示他是循规蹈矩,遵守律法。这些弟兄许了拿细耳人的
愿,这包括戒酒三十天,期间是留长头发不剃,在圣殿的
院子里渡过。过了许愿的日子就献公羊为赎愆祭、献公绵
羊作平安祭,并献无酵调油的细面饼和无酵薄饼为素祭和
奠祭。最后把头发当作祭品,放在坛上烧掉(参民
六14~15)。整个过程确实颇长及颇破费的事。
雅各的要求和保罗的顺服,表现出他们都懂得以大局
为重,追求和睦,消除犹太信徒与外邦基督徒之间在文
化、礼仪及传统上的张力。保罗接受雅各的提议,循规蹈
矩,遵守律法,他这样作并没有牺牲教义及道德上的原
则,只是在习俗上让步,他的灵活迁就实在值得我们效
法。
思想:我们是否像保罗敏锐教会的传统习俗,并以大局为重及教会和谐的前题下,甘愿放下某些与真理无关的坚持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