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4 December 2015

第25日:外甥报讯,化险为夷

读经: 徒 二十三23~30
经文:徒 二十三12-35



     犹太人图谋围殴保罗,却失败而回,公会又没有证据指证保罗触犯了犹太的法律。现在有一群超过四十人的激进分子起誓不吃不喝,密谋要置保罗于死地才罢休。他们要求大祭司游说公会向千夫长假装合作,将保罗再次带回法庭;他们考量押解过程必途经窄街,趁机中途拦截,将保罗杀死(12~24)。这计谋却被保罗的外甥知道,通风报讯给千夫长(6~7)。千夫长有责任要确保罗作为罗马公民的权利与人身安全,他别无他法,只有派遣军队带着公函,护送保罗去接受巡抚腓力斯的审讯(25~30)。犹太激进分子密谋刺杀保罗,但上帝早在夜间向保罗保证他必定安然抵达罗马,为主作见证(11)


    这里记载保罗从犹太人的权下,转移到罗马政府的手中下,进一步迈向凯撒上诉及往罗马的事件,有两个颇有趣的谜团。第一个谜团就是保罗的外甥究竟是谁?路加指出他是一位少年人(17),而少年人一词也同样用来形容过保罗(58),可见他并非一位少不更事的年轻人。除了这些简单资料之外,就一无所知。他是个基督徒吗?他与犹太人的关系又怎样?他怎会获知密谋的消息?他作为一个年轻人为何可以自由进入罗马营楼见千夫长的呢(19)?以上种种问题,确是令人扑朔迷离。路加没有交代保罗外甥的资料,相信这是当代读者不用解释就知晓的人物。路加没有交代外甥的资料,因为他关注的乃是上帝怎样透过外甥的报讯,使保罗化险为夷。


    另一个有趣的谜团是押解保罗到凯撒利亚所派驻的兵力的数目实在庞大得惊人。路加指出千夫长「预备步兵二百,马兵七十,长枪手二百」(23b)。为何要这么劳师动众,用上驻军的一半兵力来押解一个囚犯呢?这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安排。耶路撒冷离该撒利亚约37哩,中途必须经过犹太人聚居的安提帕底,这里地势较为险要,易埋伏兵拦截。但这么庞大的兵力确实有点夸张。因此,有解经家认为「长枪手」可能是指用来载东西的后备马匹而已。再且,这队护卫军抵达安提帕底后,队伍中的步兵就撤回耶路撒冷,只剩下骑兵继续前面那段外邦人聚居,且较为平坦的路程(32)。虽然有这些观察和分析,问题仍未能彻底得到解决。


但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路加要呈现保罗的处境是夹在两股势力之中。一方面,他受到那些存偏见、激进的犹太人的攻击,另一​​方面,他却得到罗马法律的保护。但罗马法律的保护也非百份百的安全,因保罗将要面对的腓力斯,亦非公正严明的巡抚,法律仍可被扭曲。保罗是夹在两种汹涌澎湃的势力之下,他最终的依靠是那位在夜间承诺会保护他的上帝!祂的话语和祂的承诺才是保罗的最终的依靠,上帝才是他的磐石,他的山寨。



思想:有人说旋风最安全的地方是风眼的中心。保罗处于犹太人与罗马政府的激流夹缝中,最安全可靠的仍是上帝和祂的应许。正如诗歌《祂藏我灵》(He Hideth My Soul)的副歌:「祂藏我灵魂在磐石洞穴里,如干渴之地得荫庇,祂藏我生命在祂大慈爱里,用祂全能手来扶持,用祂全能手来扶持。」让我抓紧上帝自己,安稳在祂的应许之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