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December 2015

第8日:心灵敞开,领受主道

读经:徒 十七10~12
经文:徒 十七10~15


10弟兄们随即在夜间打发保罗和西拉往庇哩亚去。二人到

了,就进入犹太人的会堂。

11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

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

12所以他们中间多有相信的​​,又有希腊尊贵的妇女,男子也不少。

13但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知道保罗又在庇哩亚传上帝的

道,也就往那里去,耸动搅扰众人。

14当时弟兄们便打发保罗往海边去,西拉和提摩太仍住在

庇哩亚。

15送保罗的人带他到了雅典,既领了保罗的命,叫西拉和

提摩太速速到他这里来,就回去了。



     保罗在夜间离开帖撒罗尼迦,向西南偏西的方向

走,来到庇哩亚,是一个到雅典必经之路的城市。保罗的

宣教策略是要到那些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及政治重要的城

市,可是,庇哩亚只是一个位于小路的小城,那么保罗为

何会到这里传福音呢?因为这里有犹太人的会堂,而有会

堂的地方,就有那些敬虔人,即那些对福音开放的外邦

人。 




    庇哩亚本是籍籍无名的城市,但那里有一群心灵敞开,领受主道的群众。路加指出「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11)。 「贤于」γενέστεροι)这个字有「开明」、「高尚」的意思。因此,有译作「这里的人比帖撒罗尼迦的人开明」《和修》《新》《思》(NASB)(NRSV)及「这里的人比在帖撒罗尼迦的高尚」《吕》(KJV)(RSV)(NIV)。庇哩亚人对新的观念及福音信息持开放的态度,但他们对任何言论亦非囫囵吞枣或是照单全收。他们慎思明辨、天天查考,甘心乐意接受上帝的话语。他们「查考」(νακρίνω)圣经就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律师,详细及详尽的研究,也像一位化验师用X光来透彻检查上帝话语的真实性及可信性。俗语有云:「真金不怕洪炉火」,上帝的话话像精金一样经得起火的考验,真理是愈辩愈明的。简言之,庇哩亚人结含了接受的心及富有批判性深入研究的态度。


   「所以他们中间多有相信的​​,又有希腊尊贵的妇女,男子也不少」(12)。庇哩亚可说是一块属灵沃土,那里的人对福音开放,听到福音之后,有男有女,多人信主。路加提到有一群希腊的尊贵妇女信主,这可能是指到她们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是上流人士的妻子。打从使徒行传开始,记载常有妇女信主及她们在教会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一14;五14;八312;九2)。然而,这个主题在十六至十八章​​这个段落里就更为显著(参十六1540;十七41234;十八21826)。敬虔人及尊贵的妇女成了初期教会有待收割的成熟庄稼。


保罗抓紧庇哩亚人对福音开放的黄金时段,抓紧机会向他们传福音,讲解上帝的话语。宣教学者及研究教会增长的专家探索人对福音的反应,规划了「开放--抗拒」轴线(Receptive-Resistant Axis)[从对福音存敌意(Hostile)、抗拒(Resistance)、冷漠(Indifferent)、有兴趣(Interest)到开放(Receptive)],为要调配资源及安排人手,集中力量向那些对福音开放的群体传福音。有学者更从农耕角度将福音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1.松土阶段(Cultivati​​on Phase):焦点侧重人的心田,包括情绪障碍。

2.撒种(Planting Phase):焦点侧重在清除理性上的障

碍,包括对基督教的误解及对信仰错误的资讯。 3.收割

阶段(Harvesting Phase):集中在人的意志及对福音的抗

拒障碍,决志接受耶稣。

4.培植阶段(Multiplying Phase):培养良好的群体,使

新生命成长;这阶段的目标是成长与繁殖。根据专家的研

究,最难的阶段是松土阶段。



    人愿意思考及乐意接受新观念,通常是在理想与现实差距最大的时候,如遇到病痛、困难、危难等等。他们在这些情况下对故有把持的价值观及信念产生摇动,较愿接受新的信念及价值观。宣教学者常引用二次大战战败的日本,战后初期是对外来信仰较开放的时候,可惜那时基督教会没有差派更多宣教士到日本宣教,收割庄稼。待日本透过商业振兴,取回自信后,那开放的心灵又再次收紧及收窄。基督教会就错过了一次属灵丰收的良机!

 
思想:想想你是哪个时候信主的呢?若你问一班人他们哪

个时候信耶稣的,你会发现绝大部分人都都是在二十五岁

以下信主的。中学与大学正值是人生阶段里对信仰最开放

及渴慕追求新事物的阶段。基督的教会是否适时调 

配更多资源及人手去接触这个年龄的群体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