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6 December 2015

第17日:困倦沉睡,幸获复生

读经:徒 二十7-12
经文:徒 二十1-12



    保罗从以弗所的暴动脱险后,就辞别众人,往马其顿去(1)。之前,保罗心里筹算要去三个地方:马其顿及亚该亚、耶路撒冷,最后是罗马(参十九21)。二十章记载保罗完成马其顿及亚该亚的路程,开始前往耶路撒冷,抵达后得到弟兄们乐意的接待(二十一17)。因此,这段叙述属于一个单元(二十1~二十一​​17);这单元包括三件叙事:在特罗亚楼房聚会时将犹推古救活的神迹(二十7~12)、在米利都向以弗所长老训话(二十17~38)及在该撒利亚听到亚迦布的预言等(二十一8~14);当中加插了四个行程报告(二十1~ 6;二十13~16;二十一1~7;二十一15~ 17)。犹推古听道沉睡,从楼房跌下,死里复生的神迹可能吸引了我们的视线。然而,这段叙事的焦点应该是保罗的领导和牧养,他的领导风范和对信徒的造就成了我们效法的榜样。


    我们留意保罗的事奉极少是单人匹马,他总有一小撮资深同工与他一同作工,例如在第一次宣教旅程时有巴拿巴和马可,第二次旅程则有西拉、提摩太和路加,第三次旅程的同伴人数就更多。路加记载「同他到亚细亚去的,有庇哩亚人毕罗斯的儿子所巴特,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达古和西公都,还有特庇人该犹,并提摩太,又有亚细亚人推基古和特罗非摩。」(4)。这七位同工是各教会所差派的代表,路加将他们的名字与原居地一起提及,不单清楚说明他们的身分,更显示耶路撒冷教会得到各处教会的爱心奉献支持。保罗在三次宣教旅程中结果累累,这些人都被他栽培造就,更有些成了他的传道同工。保罗维系一队长期委身、一起​​配搭事奉的团队,实在是我们该效法的榜样。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的事奉果效显著,其中一个原因是有几位推心置腹的同工,从头一天直到退休都与他配搭事奉,甚至住处也在毗邻。一个好的领袖有团队事奉精神,不单与其他同工配搭,更薪火相传的训练更多后起之秀。


    此外,保罗借讲解上帝的话语造就信徒,坚固他们的信心。我们或许会对犹太古事件误判,以为保罗讲道冗长又沉闷,以致令犹推古沉睡而从楼房跌下奄奄一息。聚会时间的讲道确实颇长,因为保罗从日落开始,「直讲到半夜」(7b)才终止;再加上楼房点着油灯所发出的味儿,令工作了整天的犹推古睡着了(8)。可是,保罗的讲道并非纯粹是独白或「齌讲」(plain talk),而是与会众有互动,甚至可能是以问答方式进行的。路加在第7及第9节用「讲论」(διαλέγομαι)叙述保罗的讲道,这个字有对谈及对话(dialogue)的意思。再且第11节的「谈论」(μιλέω)更有倾谈及对话的意思。因此,犹推古的昏睡跟保罗的讲论未必有直接的关系。


    这件叙事单元的主线是信徒因保罗的说话和他行的神迹得到鼓励和安慰。路加记载「保罗请门徒来,劝勉他们」(1a)及保罗「用许多话劝勉门徒」(2b)。之后,保罗像以利亚在撒勒法救活寡妇的儿子,及以利沙救活书念妇人的儿子(参王上十七21~23;王下四32~34)一样,救活了犹推古。众人因这个神迹都「得到很大的安慰」《和修》。路加在第1及第2节用「劝勉」和第12节所用的「安慰」是同一个字(παρακαλέω),意思包含了劝慰(exhort)、鼓励(encourage)及安慰(comfort)。因此,保罗无论是讲解上帝的话话或施行神迹,目的都是造就建立信徒。牧者的事奉也应如此,就是造就建立会众。



思想:保罗的团队领导方式及以鼓励和造就来牧养信徒的榜样实在值得教牧同工及教会领袖仿效。你是一位团队事奉的领袖吗?你的事奉重点及目是造就信徒、建立教会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