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December 2015

第29日:信靠上帝,经历拯救

读经:徒 二十七21~25
经文:徒 二十七1-44



     路加用了颇长的篇幅(四十四节经文)记载这段从该撒

利亚到罗马的旅程。这段海路旅程大概用了六个月的时

间,描写得非常精细详尽。 「我们」的记叙自从上一段

(二十一18)之后,现在又再次重现(二十七2c),路加成

了保罗的随船医生,亲历整个海上旅程,而且还加上亚里

达古在旁(2b)。这次海上旅程前后乘搭三程船:第一次

在该撒利亚登上亚大米田的船(二十七2)、第二次在每拉登

上一只较大的亚历山大船(二十七5b6),第三次是在马尔

他岛停留三个月之后,登上以宙斯双子为记号的船(二十

111)




    这段海上旅程实在情节紧张、险象横生,有如小说中

的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他们经历狂风大

浪、船要卸货减重、搁浅、斩缆绳防止船员弃船及囚犯逃

走等等。路加记载的情节增加了整件事的趣味性,他的目

的是要我们知道保罗最终会安抵罗马,因为保罗在耶路撒

冷面对凶涌的群众时,主耶稣已应许他会安全抵达罗马。 

「当夜,主站在保罗旁边,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

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二十

11)。因此,无论保罗经过洪涛骇浪、强烈暴风,甚至罗

马兵为保性命,怕囚犯洑水逃跑,差点儿也要杀掉保罗

(42~43),他始终仍能安抵罗马。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

可以肯定的结局,因为主耶稣早已应许了!



    上帝是掌管万有的主,祂透过不同的方式介入来拯救保罗,不但是保罗自己,连与他同船共二百七十六人都全获拯救(37)。我们细心阅读这段惊险旅程,就不难发现路加的主题信息是指到上帝的拯救。 「拯救」或「救赎」这个字汇不断重复在这段旅程之中,例如:路加感叹说:「我们得救ζω)的指望都绝了」(20)、保罗对百夫长和兵丁说:「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们必不能得救ζω)(31)、保罗劝勉灰心绝望的船员要吃饭说:「这是关乎你们救命(σωτηρία)的事;因为你们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于损坏。」(34b)、「但百夫长要救(διασζω)保罗,不准他们任意而行」(43a)及「众人都得了救(διασζω),上了岸」(44b)等等(参二十八14)





    保罗遇险获救的事与耶稣受苦的经历类似;路加在福

音书里用了约五分之二(2/5)的篇幅记载耶稣由加利利前往

耶路撒冷的旅程(51~十九44),而使徒行传也用了三分之

(1/3)篇幅叙述保罗由耶路撒冷前往罗马(十九21~二十

31)的旅程。耶稣的受苦与保罗的艰苦旅程颇有雷同之

处,只是耶稣是从死里复活,并成就了救赎,而保罗是从

沉船的危殆中获拯救,并没有救赎的果效。再且,保罗的

故事与约拿的故事也可作为比较;约拿违命逃往他施,船

遇大风浪,约拿却在船舱沉睡,最后被抛下大海才使风浪

平静。保罗不像约拿,他没有违背从天上而来的使命,矢

志往罗马去,船员亦因着他的忠心和信心获得拯救。



    保罗因信靠上帝,经历拯救,连那些与他一起的人都获救拯。他忠于所托,不单自己蒙福,也成为别人的祝福。他曾三次介入整个事件:第一次是鼓励绝望丧胆船员要「放心」((εθυμέω)(2225),因为之前的一个晚上,那位他所归信所事奉的上帝,差派使者站在他旁边,叫他不要害怕,并且答应他必会站在凯撒面前受审判。第二次是在风暴刮了两个星期后,他提醒船员不要弃船,要守在一起才会获救( 27~32)。最后一次就是在船员灰心丧志、无欲望进食时,保罗劝他们要吃饭才能够存活下去。最后,保罗更补充说,他们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
至于损坏(34)



思想:《借我赐恩福》(Make Me a Blessing)这首歌非常
配合这段旅程的主题信息:自己获救,也成别人获救的媒

介;自己蒙福,也助别人蒙福。保罗忠于使命,环境无论

怎样恶劣,上帝必保守他安抵罗马。因着他的顺命,他更

成为与他同船的人的祝福。求主也借我们赐恩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