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5 April 2016

4月15日 【造王者】

经文:士师记九1-6
钥节:九6


     基甸的生活方式及众多妻子生下了七十个儿子,为自己制造了一个问题家庭。承接了基甸的最终称号,作者以耶路巴力的儿子亚比米勒作为第九章的开首,这个由婢女所生的儿子(九18)的小角色,却为基甸家带来了家庭的悲剧,成为基甸故事的最终回。


    亚比米勒出生卑微,但他掌握生活在大家庭中的不安,从中挑衅达到个人意图。首先,「七十人都管理你们好呢?还是一人管理你们好呢?」(v2上)大家庭中权利分配不均,特别是众母舅及外祖全家,加上基甸死后失去了领袖,没有安全感是可以理解的。亚比米勒教唆众人考量个人利益,挑起众人的私心。此外,「你们又要记念我是你们的骨肉」(v2下),亚比米勒向示剑的众母舅打「亲情牌」,他诉诸支派身份的不同,分化家庭成员的关系,让事情变得对立。最终,亚比米勒的语言艺术成功了!示剑人的心归向他,也埋下杀害自己七十个兄弟的伏线。我们发现,人间的亲情在没有上帝的约束及主导下,是不能维护的,也应对了八章27节中对基甸所作的总结:「基甸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后来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


     让我们再细想作者在基甸的落幕与亚比米勒上台中的描述。他们都是出身卑微的人,同样是以俄弗拉作为舞台,但箇中的意义就差太远了。基甸在俄弗拉橡树下的酒醡,成了「耶和华沙龙」的坛,上帝同在的应许(六1124),也是「耶和华赐平安」之地;亚比米勒却在俄弗拉,将父亲的家,就是他弟兄、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v5上),上帝赐平安的地方,因为个人的权力欲使家人带来不安。俄弗拉的树旁,是昔日基甸成为上帝大能勇士的开始,现在却成为亚比米勒自立为王之地。当人心中没有上帝,个人的私利便成为那造王者。



思想:

亚比米勒心怀恶意挑衅众人的种族优越感,反思我们的属灵生命成长,是否也限制于宗派身份及神学差异,忽略了基督宗教的大公性和广大性呢?此外,当我们作领导和教导时,要避免自我中心、玩弄权术以建立个人威信;却要切记让上帝成为我们的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