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十一12-40
钥节:十一29-33
原以为大能的勇士耶弗他将以骁勇的力量,讨伐亚扪人以确立民族领袖的地位。想不到耶弗他竟然派出使者去见亚扪人的王,义正词严地与他回顾历史真相,强调以色列人绝不是非法强占摩押和亚扪人之地(v15-22)。此外,他更引述以色列人与邻近列强争战得胜的历史,奉劝亚扪人不要轻举妄动,应懂得时务(v25)。
虽然「亚扪人的王不肯听耶弗他打发人说的话」(v28),但是一个原本是妓女的儿子、被赶逐成为外人、与匪徒一同出入的耶弗他,因着时势成了英雄,成为以色列的代言人,再没有人质疑耶弗他的地位和身份了。
此外,耶弗他将与亚扪人对话的焦点转向上帝,「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在我们面前所赶出的人,我们就得他的地」(v24下),结果是「耶和华的灵降在耶弗他身上」(v29上)。两位士师前辈俄陀聂和基甸也曾经历耶和华的灵降临,其后的结果是耶和华将敌人交在他们手中。虽然耶弗他没有成功说服亚扪人退兵,但如今耶和华的灵降临其身上,得胜的日子指日可待。不幸的是,耶弗他竟然向耶和华许愿,更扬言以人作为燔祭(v30-31),当中他犯了两个严重错误。
首先,耶弗他的许愿反映出他没有因为耶和华的灵临在而有安全感,他所关心的是自己的输赢过于上帝的事。只要是从亚扪人中平安回来,什么事情都愿意作!他期望借着许愿来抓紧上帝,为的是巩固个人地位,是再一次利用上帝的例证;第二,耶弗他既能以过去以色列人的历史来游说亚扪王,他对以色列人的律法也应该有一定认识。摩西律法明文禁止献人为祭,而且此举乃迦南人的恶习,为上帝所禁止(申十二31,十八9-10)。耶弗他却认为人是最高贵的祭物,只要上帝这次保佑他,他便愿意献上最高等的祭物给上帝,来表明他的诚意!甚至献祭的人选,耶弗他都想好了。为求达到目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思想:
缺乏安全感的耶弗他,因着自己出身的背景不好,故对于权力有过度的追求。他所作出的行动,并非来自上帝的命令,上帝从来没有要求跟随祂的人作出这种许愿。耶弗他犯下如此错误,是因为他的野心胜于敬虔的心!信徒及领袖应同样学习,不合资格的人仍能被上帝兴起作成祂的工;但也应记紧耶弗他的教训:当权力加上无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