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5 April 2016

4月26日 【任意而行之两性关系】

经文:十五1-20 `
钥节:十五1-3


    参孙往亭拿沿路闯祸,先是违背了拿细耳人不能摸死尸的诫命,及至娶妻的筵席最终以武力发泄,然后气愤地回父家去(十四19)。经文没有说明娶妻的日子是何时,但是「过了些日子,到割麦子的时候,参孙带着一只山羊羔去看他的妻」(v1)。叙述者为什么要表明「割麦子的时候」呢?或许是众人都在忙着收割,没有作参孙的陪伴。而且过了些日子,参孙的气也下了,加上对岳父的直言:「我要进内室见我的妻」(v1下)表明其中的性冲动,于是便带着一只山羊羔到岳家去。参孙就是那个因不满谜语被揭穿而走婚,没有履行婚姻的承诺,一如平常的想做什么便马上做什么,完全抹煞别人的感受的人。从当初在亭拿路上看见女子便喜悦,到岳父将更美丽的妹子(v2)给参孙为补偿,「妻子」对他而言只是悦目的「物件」,为的是满足一时的冲动,完全谈不上珍惜的爱。


    说话,是达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尊重对方的一步。告诉对方自己内心的想法,避免一厢情愿地照自己的想像猜测行事,有助解决困境及体谅对方的软弱。参孙的岳父知道女儿在婚宴中出卖丈夫,以致参孙大发脾气后离开;但他在没有与参孙及女子的沟通下便自行判断,把女儿改嫁。 (实情是女儿害怕被那些保镳兼客人烧死,并希望参孙不要执着于赌注。而参孙亦根本没有想要离婚,也不想以太太的妹妹作为替代品。)有效的沟通一定是透明的沟通,愿意付出时间与耐性聆听对方的需要,并以恩慈彼此相待、体谅对方的软弱。


    用词,是沟通表达中的神髓。合宜的用词,表明了说话者的心意,反之则不尊重别人,且失去沟通的机会。在婚宴中未能赢得赌注的参孙十分愤怒,竟然称呼自己的太太为母牛犊(十四18)。当太太出卖他,她在参孙的眼中只不过像一只耕地的牛吧了。参孙的用词清楚表现了他的为人,看不见他对妻子的爱意与尊重。


    回想在以色列人刚进迦南地的时候,迦勒的女儿押撒可以坦承地向丈夫和父亲表达自己的意见(一14-15),押撒没有因为身为女人和女儿而受到不平等对待,俄陀聂和押撒也在迦勒的祝福之下结为夫妇。现在以色列人被迦南人同化,不单娶外邦女子为妻,更像迦南人将女性物化,成为附属品、牺牲品、甚至为祭品。不再敬畏上帝的人,将上帝原初创造两性的心意: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彻底破坏了。失去信任、失去爱,连基本的尊重也谈不上。


思想:


配偶,是上帝为两性相处一份特别的关系;骨肉,是两性

沟通最浓的表达层次。参孙从娶妻开始,就和非利士人进

入一个不断彼此报复、加深怨恨的循环。参孙的傲慢并认

为以武力便可解决问题,就是缺乏爱与尊重的态度和表

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