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有 一 个 古 利 奈 人 西 门 、 就 是 亚 力 山 大 和 鲁 孚 的 父 亲 、 从 乡 下 来 、 经 过 那 地 方 、他 们 就 勉 强 他 同 去 、 好 背 着 耶 稣 的 十 字 架 。
15:22他 们 带 耶 稣 到 了 各 各 他 地 方 、 ( 各 各 他 翻 出 来 、 就 是 髑 髅 地 )
15:23拿 没 药 调 和 的 酒 给 耶 稣 、 他 却 不 受 。
15:24于 是 将 他 钉 在 十 字 架 上 、 拈 阄 分 他 的 衣服 、 看 是 谁 得 甚 么 。
15:25钉 他 在 十 字 架 上 、 是 巳 初 的 时 候 。
「各各他」翻出来就是「髑髅地」;「髑髅」── 死人的头盖骨,里面空空洞洞、一无所有;「髑髅地」本身除了是当时候罗马人行刑的地方外,它亦是一个冷冰冰的地方。然而,在这朝往「髑髅地」的路程上,福音书记载了,耶稣不再孤单上路。哪怕预言被门徒出卖、即使「客西马尼园」中的孤单,甚至经历了彼得三次不认耶稣,即使当下「在路上」已不再是门徒,但马可告诉我们,有「古利奈人西门」沿路跟随耶稣。
《马可福音》与其他几卷福音书在记载上有点不同,马可补充了西门的一些背景资料,告诉我们,他是「亚力山大和鲁孚的父亲」(21),即使对今天的读者而言,这背景并没有多大重要,然而,这些数据对当时候的读者而言,也许就证明了西门是他们所认识的人物。
圣经又记载,西门是「从乡下来」(21)的,但却没有表明他「从乡下来」干甚么;不过,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这位西门可能并不是耶稣「圈内」的人,换言之,一位「圈外」的人为耶稣最后一段路程背上了「十字架」,这是多么特别的一个记述呢!
此外,第21节记载西门「背着耶稣的十字架」,但在马可所叙述的主题内,亦有「背着他的十字架」、跟随耶稣之意。由此看来,西门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小角色」,事实上,他的名字被记下来,也许因为与他所作的有重要的相关连。
八34记载了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从我。」门徒既作为耶稣最亲近的跟从者,马可让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他们一直的不明不白;然而,这位古利奈人西门,却真真实实地「舍己」、「背起」,并「跟从」着耶稣。
福音书没有记载西门有否见证着耶稣被钉的一刻,只是,在路程上,大概他应该感受到这「十字架」的沉重呢!
思想:
「十字架」本是羞辱的,却因着耶稣被钉死,成为了荣耀的记号。作为耶稣的跟从者,我们会否像门徒一样,对耶稣满是误解与不明?《马可福音》的开首,透过旧约的引用,告诉我们这关乎「耶稣基督救赎的故事」乃是从古至今,借着先贤先圣、代代相传,直到如今。这第30天的《马可福音》灵修材料,透过这一位为耶稣「背起十字架的跟从者」西门,值得我们思想的是:我们是否愿意背起十字架、跟随耶稣,将这福音一直传开,直到耶稣基督荣耀再来呢?如何背起这「十字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