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1 November 2016

第十八日:跟从、舍己、背十架

经文:马可福音八34-37

8:34  于 是 叫 众 人 和 门 徒 来 、 对 他 们 说 、 若 有 人 要 跟 从 我 、 就 当 舍 己 、 背 起 他 的 十 字 架 来 跟 从 我 。
8:35  因 为 凡 要 救 自 己 生 命 的 、 〔 生 命 或 作 灵 魂 下 同 〕 必 丧 掉 生 命 . 凡 为 我 和 福 音 丧 掉 生 命 的 、 必 救 了 生 命 。
8:36 人 就 是 赚 得 全 世 界 、 赔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么 益 处 呢 。
8:37 人 还 能 拿 什 么 换 生 命 呢 。
   
    紧接上文,耶稣与门徒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路上的对话,涉及的是两个大范畴的主题:(1)有关耶稣的身份;(2)耶稣预言受难。奇怪的是,福音书作者记载,耶稣在路上一直只是与门徒在一起而已,但八34却出现了「众人」,而他们从何而来?也许是门徒以外的跟从者,又或是路上的群众,圣经在这里没有清楚说明。只是,若从叙述者的角度看,这里的「众人」也许代表着耶稣讲话的对象从门徒、延伸至群众,甚至是福音书的读者们。由此看来,透过这一段经文,耶稣向人们揭示了真正生命之道,这道理是给予世人的。

    耶稣首先指出:「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可在这里「跟从」一字并不仅仅只是字面上跟随耶稣的意思(原文与马太平行经文所用的不同;参太十六),事实上,马可更强调的乃是作门徒者必须要在生命上对耶稣全然的认同与委身,而这正好就是门徒的基本条件。至于「舍己」,有新约学者指出,这并不是要我们与己为敌、摧残自己,却是拒绝让自我成为了生命的主宰和中心。

    至于「背起十字架」的命令大概并非指个人生命中的难处与苦楚,因为,从马可另外三次提及「十字架」的记载里(十五21、30、32;希腊人「十字架」一词只出现这四次而已),全部都指向耶稣受刑的方式。因此,「背起十字架」若是「舍己」的延续,马可也就要提醒每一位跟随耶稣的人:我们要有这一份仿效耶稣、为上帝的国度而走上一条将会是牺牲的、受苦的,也是备受讥讽的、厌弃的道路的立志。

    随着「舍己」的呼吁,耶稣继续指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 ……」有趣的是,吕振中译本加上了「真」字在其中(「凡想要救自己性命的,必失掉真生命 …」),那怕耶稣没有定义何谓「真」,只是,按着上文的命令,也许这「真生命」正是以上帝为中心的真正基督徒的生活呢!

思想:

    耶稣说:「人若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么益处呢?」我们一生的尽忠,在乎这位拯救我们的主吗?当我们努力赚取「世界」之时,会否令我们失去了一份门徒应有的牺牲精神 ── 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为上帝国度而甘心摆上自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