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马可福音四1-9
4:1 耶 稣 又 在 海 边 教 训 人 . 有 许 多 人 到 他 那 里 聚 集 、 他 只 得 上 船 坐 下 . 船 在 海 里 、 众 人 都 靠 近 海 站
在 岸 上 。
4:2 耶 稣 就 用 比 喻 教 训 他 们 许 多 道 理 . 在
教 训 之 间 、 对 他 们说 、
4:3 你 们 听 阿 . 有 一 个 撒 种 的 . 出 去 撒 种
。
4:4 撒 的 时 候 、 有 落 在 路 旁 的 、 飞 鸟 来 吃
尽 了 。
4:5 有 落 在 土 浅 石 头 地 上 的 、 土 既 不 深 、
发 苗 最 快 .
4:6 日 头 出 来 一 晒 、 因 为 没 有 根 、 就 枯 干
了 。
4:7 有 落 在 荆 棘 里 的 、 荆 棘 长 起 来 、 把 他
挤 住 了 、 就 不 结 实 。
4:8 又 有 落 在 好 土 里 的 、 就 发 生 长 大 、 结
实 有 三 十 倍 的 、 有 六十 倍 的 、 有 一 百 倍 的 。
4:9 又 说 、 有 耳 可 听 的 、 就 应 当 听 。
「撒种的比喻」在符类福音(马太、马可、路加)均有记载。按马可的记载,第1-9节为比喻的内容、第10-12节解释了何以耶稣用比喻、第13-20解明了比喻的意思。按比喻所讲,种子之所以未能生长有三个原因:(1)恶者(撒但)来夺去(15);(2)患难逼迫(17);(3)今世的思忧与迷惑(19)。三个不同的原因、三种不同的层次,然而,这三方面却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每一个层面,而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到底我们应如何理解这比喻?
要解明「撒种的比喻」,其中第10-12节是重要的。仔细再读,令我们奇怪的是:上帝的道岂不是要人明白吗?何以耶稣说:「只叫你们知道」,彷佛将受众群体划分开来一样,这安排令我们想到上文(三31-35)的图画
── 有「站在外边」的人与许多在耶稣周围坐着的人,如同「里」、「外」的分别。而更重要的是,第12节基本上耶稣引用了《以赛亚书》六9-10。那么,耶稣何以引用这段旧约经文呢?
《以赛亚书》第六章记载了先知以赛亚蒙召的信息。然而,呼召背后,圣经记载了以赛亚终其一生,却没有人听、也没有人接受他的宣告(赛六11-13),原因何在?
和合本圣经对《以赛亚书》六9-10的翻译也许会令我们误解,特别是六10「要使
…」一语,使我们以为上帝故意使人瞎眼、耳聋、心硬,使他们不能明白。然而,原文更重要带出这些百姓的心「成为愚钝,他们的耳朵发沉,他们的眼睛紧闭 …」(七十士译本翻译),换句话说,他们的不能明白只因他们刻意掩耳不听、刻意地蒙着自己的眼睛以致看不见。这是甚么意思?他们悖逆上帝、没有一颗受教的心!耶稣引用旧约,到底要我们明白甚么?
哪怕是撒但、患难逼迫,抑或思虑迷惑,坦白说,这份清单的确可以没完没了地写下去,因为能够令种子未能生根成长的可以有更多其他的原因,只是,透过《以赛亚书》的引用,耶稣要指出,真正的问题在于:到底我们有没有一份受教的心?事实上,最拦阻种子在我们里面生根成长的,乃是我们里面那份刚硬而不肯受教的心呢!
思想:
今天,到底我们仍然是「站在外边」的人、抑或我们属上帝家里的人?「遵行神旨意」(三35)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否这一份「受教的心」?抑或,我们被各种种样事情挤住了,以致仍然没有切实地遵行上帝的命令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